【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崔永燾報道) 7月6日,記者從青海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在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中,我省市場監管部門聚焦生產加工環節存在的可能風險、風險因素來源、危害分析、風險評估、防控措施、適用產品類型“七個風險點”,制定印發《23大類食品生產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清單》,化解食品生產領域安全風險,服務推動食品生產企業高質量發展,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清單》涵蓋了白酒(調制酒)、乳制品、肉制品、蜂產品、食用植物油等23大類重點食品,從原輔料進貨查驗、食品添加劑使用、生產、存儲、出廠、檢驗、銷售、運輸等7個環節進行科學研判,共列出危險因素433個,逐項分析風險因素的來源,并進行風險評估。其中,排查發生頻率較高的危險因素184個,頻率中等的73個,頻率較少的176個;程度嚴重的因素316個,中等的78個,較低的39個。針對不同的風險因素制定了有效的防控措施433個,并就適用于哪些具體食品細類進行了說明。 《清單》結合了市場監管部門日常生產監管和企業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來源、危害分析、風險評估、防控措施等內容進行了科學指導服務,為市場監管科學、高效執法提供了研判依據,為全省食品生產企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科學方向。
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累計監督檢查各類業態市場主體66122戶,檢查覆蓋率達59%,發現風險問題數1427個,處置完成1358個,處置完成率為95.2%。
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將結合前期對食品生產企業開展的風險隱患防控專項行動基礎上,有序深入百家食品生產企業開展安全風險防控紓困指導服務工作,并按照“一企一檔”“一域一檔”“一品一策”建立食品安全風險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把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有效保障源頭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