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盛夏時節,草木成蔭,鄉野里一片欣欣向榮,悠悠的綠色與湛藍的天空遙相呼應。低頭俯視,四周農家小院,色彩斑斕,一幅和諧自然的田園風光躍然眼前。這里,就是大通縣廟溝小流域一處村景。日前,隨著該項目區內綠化工程的收尾,標志著我省首個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試點項目全面完工。
走進大通縣橋頭鎮的上廟、下廟村,美景一覽無余。流水潺潺,綠樹環繞,寬敞的農家小院,干凈整潔的村路……人們三三兩兩,或林間散步,或亭臺小坐,好不愜意。“以前我們這一到下雨天,村內雨水橫流,泥濘不堪,環境臟亂差,現在你看,給我們栽植了景觀帶,修了田間道路……環境越來越美了!”當地村民高興地說。據介紹,廟溝小流域位于大通縣西南,流域總面積32.62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積28.36平方公里,涉及橋頭鎮的上廟、下廟2個行政村,農戶831戶,人口3253人。“廟溝流域內嚴重的水土流失使流域土層變薄,裸巖、沙礫化面積增加,土地退化嚴重,當地村民生活條件變差,2021年,廟溝小流域被列入全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試點項目,標志著我省小流域治理開創了嶄新的模式。”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該項目于2021年6月30日開工建設,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我市突破傳統治理模式,率先探索生態清潔小流域創新模式,以山青、水凈、村美、民富為目標,統籌配置溝道治理、生物過濾帶、水源涵養、封育保護、生態修復等措施,完成封禁治理1382.58公頃;生態護岸1480米;生態攔砂壩4座;水源涵養林1.19公頃;坡面植物景觀帶14.99公頃;村莊美化3.9萬平方米等。
項目實施后水體清潔、生態良性循環,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使傳統小流域治理提檔升級,為全面推進青海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作,推進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和黃河上游高質量發展發揮出了示范引領作用。
關鍵詞: 試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