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1歲的丁福元,家住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八寶鎮,他早上出門去附近公園散散步,中午在休閑廣場下下棋,下午上街走一走,丁老直言現在的日子過得是一天比一天舒心!
“以前可沒這么好!”丁福元說,原來住在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石棉礦家屬院祁纖小區,眼看著小區越來越舊,家人們都想把他接到老家農村里,七言八語間,丁老也動了回去的念頭。
(資料圖片)
然而隨著省州縣一系列惠民工程實施下來,丁老不愿意回去了,看著翻新道路、建基礎設施、改造老舊小區……他思索再三,決定留下來。
“這些居民住宅樓剛建起來的時候,祁連才算是有了樓房。可是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小區無人管理,第一代樓房成了老破小。”看著眼前的住宅樓,丁老欣慰之余,話語中也透露出些許傷感。
“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盼望多年的心愿終于實現了。”他說,原先堆滿垃圾的花園,被清理后種上了花卉,到了夜晚路燈點亮,小區內多了不少生氣。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祁連縣下大力氣整治市容市貌,并對15個老舊小區更換老舊采暖管網、給水管網、排水管網,樓房粉刷一新,院內鋪上了水泥硬化路,上面劃分了車位,原本雜亂無章的電線網線被捆扎到一起整整齊齊地貼在墻上。
在城東社區,居民黨員自發成立的“紅袖章志愿服務隊”,時常在小區內巡邏,見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他們會主動上前勸導。
在老城街道八寶路,一條筆直嶄新的柏油馬路,連接著主城街面的商店,路旁的綠化帶綠樹成蔭,商戶熱情地招攬著來往的游客……
“從綠化帶圍欄、街面路燈、公交站牌,到臨街商鋪墻面,每一處該修補的都不能放過。”祁連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任建華說,他們對老城區的街道從細小處著手,爭取將老城區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礎上,改造整治得更加美麗宜居。
任建華說道:“就拿八寶鎮下莊幼兒園附近新建的公園來說,這處地方原先不少建筑物拆除后,一直廢棄沒有開發,擺在這里就像是‘牛皮癬’一樣。去年10月,這里被改造成休閑公園,因緊鄰學校與居民區,園內有不少卡通裝飾,還有人工瀑布,每天上學、放學路過的孩子都喜歡來看一看,人氣很旺。”
據介紹,這樣改造的公園不止一處,濱河路圓通小區背后一處空地,原先停放了不少渣土車,經過修整,這里劃分片區后栽種了灌木,安裝趣味長椅,從居民樓向下望去,就能看到樓下公園草木繁盛的景觀。
“讓居民自己成為小區管理的主體,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棚戶區的改造也基本完成了,預計今年年底將有500多戶居民,能夠搬進棚戶區改造新房里。”說起棚戶區改造,讓任建華這位老城建人想起了不少往事。
任建華說,老城改造的難點在于牛心山北麓棚戶區的改造,那里有不少自建房,居住的村民多達800多戶。2018年拆遷開始后,拆遷區域地面大面積裸露,風一吹灰塵到處都是,從牛心山腳下望去,那里就像是這個城市的傷口,讓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此后,祁連被列為青海省第一批省級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城市后,及時申報實施祁連縣牛心山北麓片區生態修復與城市修補項目。
穿過西海路,牛心山北麓曾經裸露的傷口不復存在,拾級而上,有人工挖建的湖泊,湖邊栽種了大量樹木,不遠處還有公共衛生間。
142720.1平方米修復區,被劃分為天境水韻區、云影平湖區、青屏綠影區,修復后這里就像是八寶鎮的后花園。預計今年8月底,該工程將竣工驗收。這一項目的實施對棚改安置區人居環境舒適度、居民生活品質、城市特色和活力將得到極大提升。
“住在縣城越來越舒適,廣場、小區……左右能看得見的地方都有變化,現在我們的縣城就跟西寧一樣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是不少祁連老人對當下生活的心聲。
關鍵詞: 老城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