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來自省鄉村振興局的消息,今年以來,我省堅持“一戶一策、精準幫扶”原則,根據監測對象返貧致貧風險類型和幫扶需求,綜合考慮收入支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狀況,制定針對性幫扶計劃、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截至6月,全省1.67萬監測對象中,1.34萬穩步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在精準幫扶中,我省制定出臺了動態監測和幫扶相關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防返貧監測信息平臺,明確監測幫扶認定4項程序,完善1套預警機制和1套針對性幫扶舉措,形成“2411”工作機制。從脫貧不穩定戶到邊緣易致貧戶,再到因災、因病、因學等導致的嚴重困難戶,我省發動一線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包村干部、網格管理員等基層工作人員入戶了解實情,運用大數據平臺及時交換預警信息,精準落實幫扶措施,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我省還嚴格落實篩查預警機制,圍繞監測對象收入支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情況,加強行業部門數據共享比對,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運行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及時發現監測對象,采取針對性幫扶,切實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
據統計,實行“一戶一策、精準幫扶”后,截至目前,全省已有0.5萬脫貧人口和易返貧致貧人口到東部地區實現穩定就業;全省重新認定掛牌的282家幫扶車間(工坊),實際吸納務工群眾1.07萬人,其中脫貧人口和易返貧致貧人口0.38萬人;2022年部分中央財政以工代賑資金2.9億元提前下達,為農牧民群眾提供了2500多個就業崗位;全省現有5.1萬名脫貧人口從事生態公益性管護工作,8700余名半勞力、弱勞力通過村級衛生保潔、治安巡邏等公益性崗位實現務工增收。
關鍵詞: 返貧致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