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崔永燾 報道) 我省民政部門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免費為我省部分自愿申請的困難殘疾人開展集中照護托養服務。
集中照護托養服務,可以幫助困難殘疾人和困難重度殘疾人克服社會認知、參與能力和自理能力障礙,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減輕殘疾人家庭負擔,保障和改善殘疾人基本民生,大力提升了我省困難殘疾人生活質量,增強其家庭發展動能,切實為殘疾人辦實事解難題,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省民政部門通過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購買困難殘疾人集中托養照護服務項目,投入397萬元分別在西寧市、海東市開展服務,集中照護托養的困難殘疾人每月服務費不高于3648元,每人每年享受服務費為43778元,資金按實際收養人及收住時間由青海省民政廳對兩家托養機構進行結算。
為進一步提升托養照護服務質量,省民政廳制定印發《青海省困難殘疾人集中托養照護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對托養服務項目、服務內容、托養機構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入托管理、個性化照護服務、服務質量評估、安全應急措施等六個方面標準進行了統一,全省困難殘疾人集中托養照護服務進一步規范化、標準化,服務質量進一步強化,殘疾人滿意度不斷提升。
為進一步強化項目監督,省民政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困難殘疾人集中托養照護機構規范工作的通知》,明確托養機構依托“釘釘”軟件精準服務對象管理,并建立日打卡、月報表機制,進一步精準服務對象。為加強托養機構的規范運行,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的同時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中期及終期項目評估,確保項目質效。
在服務方式上,對不同殘疾程度殘疾人精準分類,托養服務更加專業化。根據不同類別、等級殘疾人的托養照護需求進行精準分類,根據不同類別進行個性化的康復服務。托養機構分別對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進行集中托養照護服務,截至目前已為108名殘疾人提供了多樣化的照護需求。
精準補貼,實現資金績效最大化。根據殘疾人的家庭經濟情況、殘疾類別、級別以及服務成本,細化托養照護標準,破解“一刀切”的補貼做法,有效保障了困難殘疾人的服務需求,充分發揮資金績效的同時也為殘疾人托養機構承接服務起到了促進作用。
精準識別對象,康復具有針對化。實施困難殘疾人集中托養照護服務,托養照護服務機構對托養照護對象進行入院評估,結合其生活自理能力評估結果,提供生活照料和護理、康復訓練、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社會適應能力輔導、勞動技能訓練、運動功能訓練等服務。
精準銜接,服務連接展現無縫化。我省不斷探索托養照護服務模式,依托托養機構進行精準銜接,實現“托養+康復+能力培養”無縫連接,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各類康復3083人次,能力培養3267人次。
集中照護托養服務項目實施以來,全省各級民政部門積極推動項目高質量運轉,通過對一百多名符合條件的受助殘疾對象提供專業的托養服務,有效改善了貧困殘疾人生活水平,解決了其家庭實際困難,得到了黨委政府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省民政廳負責人表示:通過困難殘疾人集中托養照護服務,全省原有的“照顧一個人,致貧一家人,拖累一群人”的現象得到極大改善,現在的“托養一個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托養格局為困難殘疾人撐起一片晴空。
關鍵詞: 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