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十三五”以來,全省490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科技型企業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累計減免所得稅11.28億元,享受財政獎補資金8174萬元,平均為每戶企業減負247萬元。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所得稅優惠政策是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政策工具。近年來,省科技廳與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緊密協同,采取有力舉措,優化完善政策環境,精準有力推進加計扣除所得稅減免和財政資金獎補落實,著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我省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優化科技創新政策環境,制定出臺了《青海省關于優化科技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供給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2022年科技支持促進創業就業和物流暢通保產業發展若干舉措的通知》等系列舉措,提出對當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獎勵10萬元和90萬元;在原加計扣除基礎上,對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按照當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額的10%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獎補;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有研發投入的規上企業使用創新券購買技術創新服務,每家企業每年累計可申領創新券20萬元。正在積極落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公告》,將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比例從75%提高到100%。
我省組織第三方服務機構入企入園,加強調研,對企業研發投入、核心專利等關鍵指標達到認定條件的,全部納入科技企業重點培育對象,嚴格按照相關辦法,每年認定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每年5月,由稅務部門依據全省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年報數據,及時落實加計扣除所得稅減免,并主動向科技部門提供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企業名單。隨后由科技部門對申報企業進行信用核查,對存在嚴重失信行為的企業進行剔除,并由三家部門共同審核后發放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財政獎補資金,確保做到資金安全。
“十三五”以來,青海省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6年的103家增長到234家,省級科技型企業數量從2016年的256家增長到543家,實現“十三五”雙倍增目標;全省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數從2016年的114家增加到463家,增長3倍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反映的是企業實際支出的研發投入,數據從2016年的13.84億元增加到26.72億元,為企業減免所得稅額由2016年的3.46億元增加到6.68億元,增長近一倍;企業獲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獎補資金由2016年的860萬元增加到2961萬元,增長2.5倍。全省科技創新主體數量、免稅額度和獎補資金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力引導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了企業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全社會尊重知識、尊重創新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據火炬統計快報顯示,2021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66億元,利潤總額113億元。其中,年營業收入上億元的企業91家,呈現高質量發展良好態勢。省科技廳與民生銀行西寧分行簽署《支持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國開行青海分行簽署《“十四五”開發性金融助力青海科技創新合作備忘錄》,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需求越來越受到銀行等金融機構青睞。據金融部門統計,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有貸戶數119家,占高新技術企業的51%,貸款余額95.48億元。
關鍵詞: 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