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陳郁 通訊員 拜得菊 報道) 近年來,樂都區靠前落實國家政策、順應群眾期盼,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一環,持續在工作機制、社區服務、共建共享等方面探索創新,著力破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難題,實現了從“政府主導”到“共同締造”,從“老舊小區”到“美麗社區”,從“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發展”等多個轉變,讓群眾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從“政府主導”到“共同締造”,“改”出優美環境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區委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五二廠等老舊小區改造點督導,有力推進科學改造,讓安居宜居成為百姓看得到、摸得著的切身體驗。相關單位強化責任擔當、壓緊壓實責任,嚴格按照相關工作要求,對全區2000年以前及2001年至2003年建成的小區現狀開展綜合評估,科學規劃設計,分類制定改造方案,科學編制全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庫。充分考慮各小區實際問題,通過走訪入戶、居民代表座談、發放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反復勘查現場,分年度實施改造,有重點地解決停車難、雨污水堵塞、房屋漏水等群眾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
從“老舊小區”到“美麗社區”,“改”出“民心工程”
始終堅持便民利民、生態宜居改造理念,綜合統籌資金8519萬元,形成多渠道支持“集中精力辦大事”的資金使用新格局。本著安全實用、美觀大方的原則,統籌推進居住環境、基礎設施、房屋修繕、物業管理四方面20余項改造內容,實現地下到地上、樓內到樓外全方位改造。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科學統籌、合理安排多個工程隊同時施工,廣大黨員干部充分發揚“亮燈精神”,白天現場監工,晚上總結部署,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各項工作任務。截至目前,累計改造老舊小區46個,改造地坪16207平方米,鋪設供水、污水雨水管網9721米,改造瀝青道路9143平方米,瀝青路面2.2公里,同步推進綠化、照明以及休閑健身等生活附屬設施建設,惠及居民群眾4358戶1萬余人。
從“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發展”,“改”出優質服務
堅持以配套設施標準化、小區管理規范化、文化建設特色化為引領,提高廣大居民群眾的認同感和參與度,推動實現“改造見實效,管理有長效”的美好遠景。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建立日常巡查和質量安全監督檔案,累計開展監督檢查201次,確保廉政風險管控到位、項目建設質量過硬。強化黨員群眾共建共治,積極謀劃鄰近小區統一管理,通過多種形式延伸管理服務鏈條,推動管理服務、場地設施等公共資源實現共用共享。堅持硬件提升與人文關懷并重,充分盤活原五二廠電影院等國有資產,研究制定《樂都區2022年老舊小區提升類改造項目方案》,著手挖掘承載“老三線”職工優秀精神文化的“三線”文物,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