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作為我省最大的生態修復系統工程,自實施以來,工程區內生態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近十年來,工程區內荒漠化趨勢得到整體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經濟林產業有了較好發展。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全省“三北”防護林工程區林地總面積達到1102.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目前的6.3%,改變了局部地區的氣候條件。
漫漫黃沙變綠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綠意環繞的龍羊峽庫區兩側,大地上零散分布著黃色塊狀,這便是多年受風沙侵襲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沙珠玉、木格灘沙漠化土地。沙珠玉、木格灘,隔河相望。經過無數人的努力,這里沙漠蔓延的步伐得到控制,展現在眼前的是綠樹蔥蘢的喜人景象。
風沙,曾讓沙珠玉鄉群眾飽受痛苦。以前,春天種的新苗,一陣狂風過后,至少10%的地要重新補種。而隨著地表水域干涸,形成沙化與干旱的惡性循環,原本保障沙珠玉鄉農業生產和防風固沙的沙珠玉河干涸。
為找到適宜沙珠玉沙漠地區生長的樹木,省治沙試驗站的科研人員從省內外引進喬、灌樹種60余種,從中篩選出10余個優良樹種,在沙珠玉地區開展荒漠化防治工作。經過多年實踐,科研人員總結出機械固沙和生物固沙相結合的治理模式,大大降低近地面層風速,最終達到控制風沙流動的目的。而今,放眼望去,滿眼皆綠,再也看不到當年風沙滿地的情景了?!艾F在樹多了,風沙少了,冬春季節很少看到風沙漫天的景象。將來的沙珠玉一定會是夢中的綠洲。”村民張肖龍說。
與沙珠玉隔河相望的貴南縣木格灘,連綿起伏的沙丘上覆蓋著“草方格”地毯。草方格沙障是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在流動沙丘上扎設成方格狀的擋風墻,以削弱風力的侵蝕。
草方格沙障,是我國在實踐經驗上新研發的一項防沙技術。相比平鋪式沙障,即把稻草平鋪在沙丘上來防沙而言,它最大的優勢是將流動的沙丘用草方格緊緊鎖住。風沙少了,草原恢復生機,原先搬到山里居住的牧民陸續回到老家木格灘定居。
近年來,我省統籌推進“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牧還草、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全省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續呈現“雙縮減”態勢,累計完成防沙治沙89.13萬公頃,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滿山沙棘變金果
站在化隆回族自治縣卡力崗山頂,放眼望去,滿山坡是綠意蔥蘢的沙棘樹。經過十多年的保護和培育,作為當年退耕還林實施的沙棘林項目,已發揮出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一粒粒金燦燦的沙棘,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鋪就黃金大道。
近年來,化隆縣結合精準扶貧政策,最大限度發揮沙棘林基地的綜合提升改造,通過雌雄株比例搭配、沙棘資源撫育、開設采集道等方式綜合撫育改造,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使沙棘成為貧困戶穩定增收的特色產業。
沙棘產業是生態林與經濟林的合體,是一種資源多重利用的高效經濟模式,不僅有很好的生態效益,也能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每年10月中旬開始,我和妻子在家門口采摘沙棘果,兩人每天的勞務收入近300元?!被】h沙連堡鄉上塔加村村民馬牙海牙說,在家門口有成片的沙棘林,兩個多月能掙一萬多元。
我省沙棘資源種植面積大、分布廣,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高海拔、強紫外線以及氧氣稀薄等特殊自然環境,使我省產的沙棘具有抗高寒、抗缺氧、抗疲勞的生物特性,也造就了其具有活性強的特點。目前,青海產的沙棘粉、沙棘果油、沙棘果汁以及沙棘酒、沙棘冰酒、沙棘復合提取物、沙棘飲品等系列深加工產品,頗受市場歡迎,也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綠色金礦”。
有機、綠色是青海省林草產業的優勢所在,也是適應市場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省特色經濟林達到近25.33萬公頃,初步構建“東部沙棘、西部枸杞、河湟雜果、南部藏茶”產業布局。
昔日荒山展新顏
早些年,海東市南北兩山溝嶺相隔、巖石裸露,土壤貧瘠,幾乎寸草不生,綠化困難重重。而現在,林木遍野,郁郁蔥蔥,早已不見當年荒涼的景象。
“山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笔芨咴箨懶詺夂蛴绊?,海東自然條件呈現出高寒干旱的特點,年蒸發量達1581.3毫米,是年降水量的4.2倍。一座座風化、半風化的荒山,拒絕任何植物扎根。植被稀疏,自然災害頻發,十年九旱、生態脆弱成為壓在海東人心頭的一塊石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一直是這方土地上百姓們追逐的色彩,海東人無不想著把家鄉變成綠水青山。
“我們開始在山頭上種樹時,這里連株草都沒有,大風一來,黃塵漫天?!苯衲?0多歲的尹得勝,是海東市樂都區瞿曇鎮河西村人,他記憶中曾經的家鄉大山雖層巒疊嶂,可一年四季都是光禿禿的,為改變這一現狀,他置身于綠化事業,決心改變家鄉的山貌。這一干,就是大半輩子。
尹得勝只是海東南北山綠化大軍中的一個縮影,這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像他一樣,致力于荒山綠化,讓一片片荒山坡披上綠衣裳。
近年來,海東市將南北山綠化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生態綠色工程,制定南北兩山綠化的長遠規劃。隨著“引水上山”水利配套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山清水秀的海東越走越好。
2021年,我省完成國土綠化34.35萬公頃。其中,根據“三北”工程重點項目部署,在海東、西寧兩市轄區的湟水規?;謭鰡棠驹炝?.47萬公頃,讓南北山增綠效果更加凸顯。
關鍵詞: 越繪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