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10日,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青海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上??萍拣^、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主辦,青海省文化館承辦的“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長江生命”全國巡展第一站在青海省文化館啟動。
此次展覽從多姿多彩的長江生命這一角度切入,通過展現長江流域豐富的水生生物、鳥類、獸類資源以及多元的人文風貌,并結合“長江大保護”“十年禁漁”主題科普,引導觀眾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意識。
展覽由“長江潮”“大江與文明”“大江的脈動”“共繪長江美好藍圖”四個部分組成,展出面向全國征集到的42份江水藝術陣列裝置、由長江流域農耕文明選育和利用的58種農作物標本、55幅展現長江沿岸風物的原創手繪明信片、50幅精美的長江流域珍稀動物手繪,尤為“亮眼”的長江大型珍稀魚類模型,真實還原了白鱘、中華鱘和胭脂魚3個物種在野外記錄中達到的最大體型,其中白鱘7米、中華鱘5米、胭脂魚1.4米,讓觀眾可以一睹當年長江漁民口中“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的原始樣貌。展覽還推出了多款互動游戲,讓觀眾在了解長江知識的同時,參與到保護長江母親河的行動中來。
此外,由青海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支持借展的8種珍稀魚類浸制標本、1∶1仿真復制的白鱀豚和江豚模型等,都為青海站首展增添了地域特色,而這也是上??萍拣^與青海省文化館首次跨界合作、共同呈現的一次科技與文化的精彩對話。
展覽將從8月15日持續至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