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邢臺市以城市的綠化美化作為提高城市發展質量、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大體量增綠、高標準建綠、生態化添綠、景觀化造綠、精細化管綠,形成了“以路為軸、以水為帶、以園為珠、以廊為屏”的綠化大格局。
大體量增綠,厚植城市生態底色。邢臺市堅持全要素增綠,持續拓展城市綠色空間,2013年以來,市主城區新增喬木185萬株、綠地2305公頃。結合百姓所需所盼,聚焦城市功能完善,持續推進公園游園建設。目前,市區已建成209個公園游園廣場,“出門見園、推窗見綠”成為現實。
高標準建綠,彰顯濃厚地域特色。該市堅持“綠化+彩化”,營造“一街一景觀”,打造了以銀杏、櫻花、白蠟等彩葉樹為骨干樹種的特色街道,形成以綠色為基調、以彩色為特色的綠化景觀,實現單一綠色向多彩綠化的躍遷升級。堅持“綠化+文化”,打造“一園一特色”,深入挖掘邢臺歷史底蘊,精心鐫刻邢臺符號,讓游園成為展示城市文化的柔美窗口。堅持“綠化+綠道”,織繪“綠色休憩網”,在城市外圍規劃建設了“兩縱兩橫”城市綠道,形成了全長108公里的綠道體系。
生態化添綠,擦亮城市生態名片。該市構建城市“生態芯”,建成了占地308公頃的園博園,以生態視野在城市建成了106公頃水系、154公頃花園、800余種園林植物。豐富城市“生態點”,堅持建筑做減法、綠化做加法,拆除違破損230余處130公頃,全部用于市區綠化。塑造城市“生態鏈”,聚焦外環路、國省道等城市周邊地帶,實施外環綠化,建設防護綠地1200公頃;實施通道綠化,在京廣鐵路沿線、高速高鐵之間種植樹木46萬株,建設綠地304公頃。
景觀化造綠,織密城市藍綠空間。該市實施了雨污分流、退污還清等工程,市區小黃河、茶棚溝等4條河道全面退污還清。通過引朱濟邢、中水回用、敷設管道、新建改建溢流堰等方式,打通城區四河和七里河生態補水渠道,實現了市區河道河河有水、清水長流。在七里河建成了體育公園、城市運動公園等,在城區四河擴河建園14處,并新建了圍寨河公園、開元湖公園、襄都湖公園等一批依河臨湖的公園游園;在城區河道沿岸補植喬灌木5萬株、地被6.5萬平方米、綠籬1.3萬平方米。
精細化管綠,捍衛園林綠化成果。堅持建管并重,把綠化管護和建設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拆除迎賓大道、出市口沿線占壓綠線的違章建筑、占綠圍擋等300余處,新增綠地60余公頃。堅持“源頭管控、嚴格審批、強化監管”的原則,嚴把樹木審批關、移植關、養護關,嚴控各類移植樹木的審批,建立健全樹木審批移植臺賬,全力捍衛綠化成果。秉承“種樹植心、匠心雕琢”理念,全面對標園林城市創建、星級公園評定、園林式街道等標準,實施精細化管理,扮靚城市景觀。
下一步,邢臺市將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目標,進一步厚植城市生態底色,密織城市藍綠空間,精心打造“城在園中、人在綠中、妙不可言”的園林意境,為早日建成風景優美、舒適宜居的國家級生態園林城市而不懈奮斗。(記者齊彥紅 實習生付佳琪)
關鍵詞: 邢臺建管并重密織城市藍綠空間 城市綠化美化 市民生活品質 邢臺綠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