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11日,記者從“青海這十年”省住建廳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過去十年,是我省城鄉建設、住房保障、房地產業、建筑業發展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的十年,“高原美”和“個性美”的城鎮發展在青海各地正徐徐展開,數以萬計的群眾實現了“以小換大、以舊換新、以危換安”的住房需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城市生活讓市民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鄉村面貌全面改善,農牧民喝上了干凈水、用上了安全電、走上了平坦路。
十年來,我省瞄準蘭西城市群建設和青藏高原現代化生態宜居新型城市的發展定位,按照“兩核一軸一高地”區域協調發展總體布局和構建“一群兩區多點”的城鎮空間體系要求,著重以省部共建示范省建設為抓手,注重高原屬性和西部特點,以美麗為魂脈,以城鎮為載體,以示范為機遇,不斷優化提升省域空間布局,全面推動城鄉協調發展。通過采取“5+1”試點地區加快轉變城鎮發展方式,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條具有“高原美”和“個性美”的城鎮發展新格局,一幅生態宜居、治理有序、充滿活力的高原美麗城鎮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十年來,按照“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總體目標,我省逐步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居民住房條件得到顯著改善。其中,物業覆蓋率達76%,全省累計實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61.18萬套,近40萬戶棚戶區居民“出棚進樓”,近1400個城鎮老舊小區得到全面改造。十年來,各級住建部門緊盯基礎設施不足,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等問題,聚焦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服務管理體系為工作重點,加快補齊短板,逐步提升城市品質,組織實施110個美麗城鎮建設,持續加快推進全省管廊城市試點和海綿城市建設,擴大綠地空間,一大批城鎮道路橋梁、供水排水、垃圾污水、園林綠化等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建成,有力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十年來,全省建設高原美麗鄉村2400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補齊和完善村莊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確保農牧民喝上干凈水、用上安全電、走上平坦路,穩步提升農牧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在全面改善鄉村面貌的同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大力實施農牧區危舊房改造,全省20萬戶危舊房改造規劃目標任務圓滿收官。
關鍵詞: 出棚進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