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走進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塘格木鎮社區,一股溫暖祥和的氣息撲面而來。干凈、敞亮的樓道里,“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標語隨處可見。廣場一角,幾位老人坐在陰涼處悠閑地聊天,小孩們嬉笑玩鬧,展現出幸福和美的生活圖景。
(相關資料圖)
這是成立于2008年的老社區,轄區現有居民348戶924人。據塘格木鎮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華旦介紹,社區居民由漢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多個民族組成,人員居住比較分散,管理難度較大,還有一些孤寡老人無人照料。怎樣實現有效治理?讓華旦費了不少腦筋。
華旦說:“我們探索過很多治理模式,都收效不大。2015年,社區搬進鎮政府大院側面的辦公樓內,設立了辦公室、老年人活動室、法律援助中心,點滴的改變,社區逐漸有了新模樣。”
為了根治社區治理難題,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歸屬感,塘格木鎮社區打造“五心石榴籽”幸福家園。華旦說,社區設立老年人活動中心、矛盾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站、婦女之家、棋牌室等諸多站點,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在安居就業、子女教育、糾紛處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積極調動社會各方資源為社區居民提供點對點幫扶服務。
“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這是打造“五心石榴籽”幸福家園的初衷。從家庭矛盾到鄰里糾紛,從“家長里短”到煩心事、大問題,居民都可以來社區尋求幫助。群眾有事攤開說,社區工作人員竭盡全力解決居民的煩心事。遇到矛盾糾紛問題,則可在矛盾調節室和法律援助工作中心請司法人員調節。
“這兩年,我們社區里沒有矛盾糾紛,矛盾調解室成了給居民們講解法律知識、解答問題的‘教室’。”華旦高興地說,社區里,鄰里和睦,生活其樂融融。
社區居民成廣銘患有智力障礙且肢體有殘疾,常年臥病在床。她的女兒惠敏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上學和經濟問題是惠敏母女的難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華旦主動承擔起幫扶的責任。
華旦說:“從惠敏小學二年級開始,買學習用具、家長會等事情都由我操心。上到初中時,我每學期給慧敏資助生活費。高中時,給她申請了臨時救助金,減輕了惠敏家的經濟負擔,讓她安心學習。”
“今年7月份,惠敏收到高考錄取通知書后,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報喜,她說考上了心儀的南方醫科大學。我聽后激動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這幾天,我剛給政府提交資料,給她申請臨時救助金,這樣她就不用擔心大學學費了。”華旦說。
近年來,塘格木鎮社區通過開展民族團結文藝匯演、籃球比賽等活動,拉近居民間的關系,培養了互相之間的感情。
“以前鄰里之間都不認識,通過舉辦活動,大家相互了解,鄰里關系也更親密了。這幾年,我看著這個大家園的變化,環境從過去的臟亂差到現在的干凈、整潔,鄰里從互不相識到親如一家,我相信明天會更美好。”華旦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