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王瑞欣 楊紅霞 報道)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卓扎灘村,有一名人人夸贊的黨支部書記顏章東。退伍后他選擇返回家鄉,以全新的身份投身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書寫著自己的全新篇章。
“這個村的環境真漂亮,鄉村旅游也發展得好,旅游旺季一定很熱鬧。”“居住在這樣的村里,真是一件幸福事!”8月12日上午,在顏章東的帶領下,參加2022“走進大美青海──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國網絡媒體青海行采訪活動的采訪團成員了解到了卓扎灘村的發展,出現在他們嘴里的高頻詞是:真好!
從一個打工難、行路難、環境差、衛生差、養老難等眾多問題纏身的落后貧困村,成為一個處處潔凈美觀的大景區,卓扎灘村的改變還要從顏章東的到來開始說起。退伍后,顏章東來到卓扎灘村擔任黨支部書記,一心為村民謀幸福是他為村民許下的承諾。幸福生活怎么來?頭等大事就是要讓村民富起來。
在鄉村旅游中顏書記看到了希望,決定將砂石廠占用的村集體土地收回發展鄉村旅游。“我們開始想得簡單,因為村里有水有樹林,開一些農家樂,到了夏天肯定有收入”。直到外出考察,才發現這想法已經落伍了。盡管村里飼養八眉豬名聲在外,可是沒有好環境和娛樂項目,光是吸引人來吃個飯,不會有大發展,要做就做出一番惠及子孫后代的事業。”顏章東決定在河灘的6.7公頃土地上建設景區,可是沒經驗也沒技術,請專業規劃公司一開口就要五十萬,“村里沒那么多資金,我們就用笨辦法,平整土地、修復河道,請縣上的地質隊勘測之后,就自己畫圖、設計。”雖然大家都不專業,但是團結力量大,他們自學摸索,在工地打工的村民也建言獻策、出工出力。
2018年4月,卓扎灘原生態景區正式開建,當年“十一”黃金周試營業就收益近20萬元。村民們紛紛要求入股,還有一些外出的村民返鄉創業。景區優先吸納村民就業, 2018年村里的貧困戶全部脫貧,卓扎灘村完成“摘帽”。以前的卓扎灘從荒地變為寶地,從“問題村”變為“先進村”。
2018年12月,在顏章東的帶頭下,村里468戶村民又利用閑暇時間制作藝術宮燈共1000余盞,創辦了卓扎灘村第一屆冰雪宮燈藝術節,短短30天就實現8萬多元的門票收入。顏章東說,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顏章東還帶領村干部規范垃圾處理、治理庭院衛生、改造旱廁、興建水廁,鋪設柏油路、粉刷院墻、植樹種花等。在生態旅游致富思路的帶領下,村民的環保意識強了,干事創業的勁頭足了,村里的風氣也更好了。昔日打牌喝酒的場景不再有,飯后閑暇時,村民們更愿意與家人一起去景區休閑散步。
“我們村離縣城近,村里的勞動力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幾乎都是老弱病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顏章東毅然決然在村里建起了幸福院,為全村65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午飯和休息娛樂的設施場地,讓他們外出務工的子女無后顧之憂。
卓扎灘景區也正式納入互助縣旅游發展規劃中,輻射周邊村莊快速發展。2019年門票收入超1000萬元,2020年門票收入超1200萬元,2021年門票收入1685萬元,2022年前5個月門票收入470萬,全體村民的醫療保險、水費、衛生費等均由卓扎灘村委會繳納,累計分紅資金已達436萬元,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和本村農戶增收5000余萬元。
行走在卓扎灘村,顏章東腳步穩健,眼神堅定。村里的發展是他最大的底氣,村民鼓鼓的錢袋子是他收獲最幸福的事。說起顏章東,村民們都說,他是一個“牛”書記!
關鍵詞: 卓扎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