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王瑞欣 報道)近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對西寧綜合保稅區考古發掘項目發掘過程中,出土陶瓷器、金銀器、琉璃器等文物百余件,同時還有漢晉時期墓葬遺存重要發現。
據悉,西寧綜合保稅區考古發掘項目位于大通縣黃家寨鎮楊家寨村,地處湟水河支流——北川河西岸的二級臺地。為配合西寧綜合保稅區項目建設,做好項目涉及區域內的地下文物保護工作,自2022年6月上旬,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考古隊伍對該區域實施第二期考古發掘,搶救保護地下文物遺存,全力保障我省重大建設項目實施。
截至目前,田野發掘實施兩月有余,先后完成園區南部遺址區和西北部墓葬發掘工作,發掘面積1500余平方米,發現漢晉時期墓葬、宋代居住及明清時期文物遺存,清理遺跡單位37處,出土陶瓷器、金銀器、琉璃器、銅器、石器、漆器等文物百余件。較為重要發現為墓葬編號20,該墓葬由墓道、甬道、前室及3個后室組成,后室隨葬4件彩繪陶壺,肩部彩繪紅色和黑色圖案,腹部貼塑鋪首一對,一前室三后室的墓葬形制和出土的彩繪陶壺均在青海地區同時代墓葬中比較罕見。此次發掘的重要收獲為漢晉時期墓葬遺存,為青海地區漢晉時期墓葬制度、文化因素分析、民族交流融合、生產技術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補充了新的資料,對青海地區這一時期的歷史研究與社會形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