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近日,青海省消費者協會組織召開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法律論證會。省消協公益法律顧問、義務監督員、志愿者和基層消協組織共計30余人圍繞“共促消費公平”消費維權年主題,進一步保障消費公平,積極回應消費熱點。
論證會主要針對前期收集的關于減肥服務退費、停車收費后剮蹭丟失概不負責、提貨券(代金券、積分卡)消費限制期限、親子游俱樂部游泳次卡退費、手機訂購的套餐期滿后被自動續期扣費等具體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線索進行了法律分析、論證。
經分析和討論,對點評活動提出4條意見建議:一是從保險服務、房屋買賣、供水供電、銀行短信服務、車位銷售、教育培訓、美容美發等消費問題較為突出行業入手,查找行業內存在的共性突出問題,進行集中論證和點評;二是從推動地方立法角度入手,針對預付式消費、不公平格式合同條款等內容,從法律法規層面尋找解決消費領域突出問題的辦法;三是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針對行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共同探討、推進消費疑難問題的解決;四是探索出臺預付式或其他消費領域示范合同文本,以示范文本的形式引導和規范行業發展。
省消協秘書處負責人表示:將認真研究并貫徹落實論證會意見建議,主動聯合各市州消協組織、行政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集中開展消費問題較為突出的行業問題的調查、論證、點評及約談工作,并積極探索地方立法立標工作的可能性。加強事前引導和事中監督力度,綜合運用好消費調查、消費提示、媒體曝光等社會監督方式,督促經營者更加誠信、公平、規范經營,共同努力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關鍵詞: 合同格式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