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公園廣場越來越敞亮、“都市公交”越來越方便、健身場地越來越多……不知不覺間,細心的西寧市民發現,自己生活區域不論是人文環境還是自然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創城工作深入人心,百姓感受到了創城帶來的實惠與幸福,每個人都享受著屬于自己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資料圖】
享受天然美,出門見綠地轉角遇公園
“這幾年西寧修建的大大小小公園還真不少,不論是游園式公園還是街邊小公園,從綠植花朵的培育到公園主題的定義,真是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以前這里就是個無人問津的城市死角,現在變成了消防主題文化公園,就像私人訂制一樣,完全就是一種享受。”“海棠、青海云杉、油松、祁連圓柏、芍藥……現在西寧可以看到不少小時候沒有見過的花草樹木,城市被綠色包裹著,真是美極了!”記者走上街頭實地采訪創城帶來的變化,提到公園建設話題時,市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
如今,雖已立秋,西寧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園里依然綠樹成林,大家不僅可以感受到園林城市的美麗,更能感受到生活的愜意舒心,享受著城市里的綠色生態,幸福感持續升級。
據了解,西寧市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末的32%提高到目前的36.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指標分別達到40.5%和13平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保持在61.1%以上。
享受“公交都市”,綠色出行成市民出行首選
“公交專用車道、夜班公交、免費公交、定制公交……說實在話,西寧的公交真是太方便了!如今,新穎舒適的‘高顏值’新能源純電動車日益增多,出行方便更安全。現在我可是定制公交的忠實粉絲,以前回父母家沒有直達公交,都是打出租車,一趟來回就得六七十元,現在有了這個定制公交,不僅方便而且省錢。”市民楊軍對記者說道。在記者采訪中,很多市民表示,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從源頭上降低了對私家車的依賴,使大家的出行更加綠色和環保。
緩解交通擁堵、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城市品質,這是建設“公交都市”的初衷。“十四五”以來,西寧公交以市民群眾出行需求和緩堵保暢為導向,以“中運量(區間)+換乘+微循環”為線下輸送手段,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線網優化運營組織新模式,進一步倡導市民綠色低碳出行,緩解主城區交通擁堵,助力西寧市“碳達峰”“碳中和”。
享受全民健身,“10分鐘體育健身圈”樂了市民
“樓下就是小區健身廣場,不論是晨練還是晚餐后消食,在家門口就可以健身鍛煉,真是太方便了。”市民張女士對記者說道。近幾年,西寧在公園、游園、廣場、社區、農村都安裝了大量健身器材供市民使用,整個城市就這樣在運動中顯得更加熱鬧。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籌安排,從2018年開始,西寧市體育局利用3年時間對城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進行提檔升級改造工作,“10分鐘體育健身圈”的打造,有效提升了群眾體育健身參與率和科學健身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