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楊紅霞 報道) 近年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緊緊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著力抓實基層黨建各項工作,全面提升基層黨建整體水平,不斷拓展和提升集中整治成果,不斷升級“班瑪經驗”,走出了一條基層黨建特色路。
“班瑪經驗1.0” 發揮基層組織前沿優勢
“以前晚上八點后街上都沒人,大家不敢走夜路。但現在各類店鋪想開到幾點都可以。”班瑪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夏扎西提起這幾年班瑪縣的變化,不禁感慨道。
(相關資料圖)
2014年,針對班瑪縣社會治理隱患增多、社會治理形勢復雜的現實狀況,舉省州縣三級之力在社會治安、基層組織、干部作風、宣傳引導等8個重點領域,開展了為期半年的“班瑪縣集中整治”活動。
在整治活動中,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強化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前沿戰斗能力,以主動為民服務、深入基層群眾、加強教育引導等積極的做法,提高了政府公信力,使得黨員隊伍感召力加強、牧民群眾向心力增強。
半年的治理,形成了依法治理、群眾路線、集中推進、精準發力的“班瑪經驗1.0”,讓班瑪縣域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大大降低。
“班瑪經驗2.0” 支部互聯共建全覆蓋
為了鞏固基層治理成果,班瑪縣結合縣情實際,掀起了一場以“宣傳教育、愛心幫扶、結對認親、筑壘提質、同心同向、脫貧攻堅、平安振興、惠民利民”為載體的八大行動。
依托國家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政策、對口支援等良好政策機遇,大力實施“牧民安居、勞務增收、全民保障、教育助學、健康關愛、文化共享、農村飲水、遠村點亮、交通便民、新村示范”十大行動。
在開展八大行動的過程中,班瑪縣以支部為單位,采取“機關黨支部+村黨支部、機關黨員+農牧民黨員”互聯共建模式,組織全縣45個機關黨支部與32個村黨支部、3個移民點黨支部、1個城鎮社區黨支部結成“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對子,從政策宣傳、項目爭取、愛心幫扶、法律援助、脫貧致富等方面,廣泛開展“互聯共建、互幫互助”活動,實現縣級領導包村、部門單位聯村、幫扶干部到戶三個全覆蓋。
同時按照“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辦、信息聯享、發展聯動、穩定聯守”的“六聯”構建模式,積極組建跨區域聯合黨組織,彌補邊界黨建工作“空白點”,打造跨區域黨建“新平臺”。
“通過八大行動,我們理順了村級組織運行機制,利用‘共建共創’探索基層黨建‘新模式’,建立起基層服務‘新格局’。八大行動的實施,改善并提升了干部和群眾、政府和群眾之間的關系。”夏扎西說。
“班瑪經驗2.0”做到以“群眾工作全覆蓋、社會大局更和諧、經濟發展新跨越”為目標的社會治理變革。
提檔升級打造“班瑪經驗3.0”
班瑪縣通過不斷完善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效果,逐步摸索實踐出了一整套成體系的治理理念、方法和成果?,F如今,班瑪縣依托當地綠色生態資源、紅色革命歷史和金色文化底蘊,確立堅持綠色理念、全力推動產業發展之路,弘揚紅色文化、扎實推動旅游發展之路,挖掘金色底蘊、推動民族團結特色發展之路的“三色班瑪”建設發展理念。
“班瑪經驗”也將在新的發展理念中提檔升級,“目前我們針對各項工作,總結經驗,提升做法,希望打造出‘黨建統領、五治聯動、凝聚人心、富民興縣、夯實基礎’的‘班瑪經驗3.0’版本。”夏扎西說。
從大亂到大治、從被動到主動、從軟弱到強硬、從貧困到富裕、從管理到治理,“五個轉變”充分反映出班瑪縣在社會基層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果。隨著“班瑪經驗”的不斷升級,班瑪縣基層黨組織建設能力也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活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