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平均植被蓋度達到88.7%,草原面貌發生巨大變化——這是自2020年青海甘肅兩地攜手共建共護,共同推進克其合灘草原生態修復取得的成效。克其合灘行政界隸屬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草原總面積12.2萬公頃,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相連,我省與甘肅省強化溝通對接,推動河南縣與夏河縣聯動協作,全面落實草原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等各項制度,嚴格草原用途管制,促進草原休養生息,共同推進克其合灘草原生態修復。
2020年,兩縣簽訂《青海省河南縣優干寧鎮和甘肅省夏河縣科才鎮關于對克其合灘公牧區草原黑土灘生態治理修復的臨時協定》,采取禁牧修復治理3年、輪牧2年的“3+2”草畜循環發展模式,轉變草原利用方式,實現從無序超載到禁牧修復,草原有害生物危害得到有效控制,退化趨勢得到全面遏制,鮮草產量、草群平均植被覆蓋度、高度等得到明顯提升。
治理期間,河南縣通過制定《克其合灘草原生態治理規劃》,細化克其合灘草原修復治理目標任務、方法路徑和行動措施,依托退牧還草工程、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林業草原生態保護和恢復等項目,投入資金3400余萬元。采取人工飼草地、配套舍飼棚圈、防治草原鼠蟲害、治理毒草和黑土灘、種植優良牧草等措施,完成黑土灘治理0.53萬公頃、重度退化草原坡地0.13萬公頃、鼠害防治綜合治理1.87萬公頃和圍欄建設0.2萬公頃,逐步恢復已墾草原植被。通過加大草原保護執法力度,重點整治違規放牧、過度放牧等破壞草原行為,有效提高了克其合灘草原生態功能,退化草地改良補播區草場植被蓋度由治理前的60.5%提高至73.45%。
此外,河南縣主動吸收當地牧民參與修復治理,每年定期邀請省、州草原修復技術專家對牧民群眾開展技術培訓,引導草原管護員、村干部、牧民志愿者了解掌握草原修復治理技術,培養了一批草原生態治理修復方面的牧民“技術員”和草原治理“專家”。設置8個太陽能實時無線傳輸高清監控設備,將牧民群眾與管護員化身“監督員”,輪流監督草原生態修復工作,有效防止偷牧、過度放牧等問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