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三河科技裝備產業推介會在北京中關村豐臺新興產業基地舉辦,共有便攜式多器官功能支持系統、上元控股集團三河數字智能產業基地、特種智能控制裝備研發制造等11個項目集中簽約,簽約總金額20.8億元,涉及電子信息、智能制造、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
自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掀開了京津冀發展新的歷史篇章。三河借力千載難逢的政策機遇、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蓬勃發展的產業基礎,邁入了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該市地處京津唐三大城市黃金三角的核心地帶、北京城市副中心腹地,京唐城際鐵路9月底具備通車條件,M22號線等重大交通項目落地開工,“軌道上的三河”正在加快打造;燕郊與北京國貿之間“定制快巴”正式開通,與京津同城成為現實。
按照“科創燕郊、智造三河”目標定位,該市著力打造北京市通州區與廊坊市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目前,全市共有科技型中小企業1657家、高新技術企業171家、“專精特新”企業33家,科技創新能力連續4年躋身河北省A類檔次。該市逐步構建以西、中、東、南四大板塊和通航、書創兩個特色小鎮為引擎的“4+2”發展格局,圍繞“3+3”主導產業定位,著力發展縣域特色產業。其中,高端裝備制造企業528家,電子信息企業209家,綠色食品企業74家,生物醫藥和大健康企業782家,四大特色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此次我們落地三河的數字智能產業基地項目,總占地面積83畝,投資5億元,著力聚焦工業智能硬件的研發、生產、設備組裝,打造‘智慧+’‘智能+’應用于一體的‘雙智’主題現代化產業基地。項目達產后,可實現納稅4000萬元,直接帶動就業500人。”北京精數智能公司創始人陳龍說。
下一步,該市將以此次推介會為契機,持續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全力以赴助力企業快速發展,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量。(記者王笛 通訊員劉偉 馬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