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包拓業報道) 設施陳舊、生活環境差是老舊小區的“通病”,也是小區居民和社區基層治理的一大“心事”。今年以來,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從群眾需求、風貌傳承、功能完善等方面多點發力,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爭取讓居民早日住得安心、放心、舒心,進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因祁連縣老舊小區主要建于20世紀90年代,由于當時重建設、輕規劃,部分小區在基礎配套設施、公共設施、規劃設計、建設標準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祁連縣住建局負責人任建華說道。
然而,老舊小區的改造并不是一帆風順。
負責老舊小區改造的祁保山深有感觸,“在改造工作推進中,每個居民的需求不一樣,出現了意見不統一的情況。對此,我們同社區網格員、居民小組長,包括我們小區業主委員會,一起上門給居民做工作,了解居民的需求。最后的成果是非常好的,居民也都同意了,積極配合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祁連縣始終突出小區的特色,在充分尊重居民改造意愿的基礎上,按照“一區一策”“一樓一策”的原則制定優化改造方案,并通過省部共建等渠道,積極銜接相關部門爭取支持和資金保障,保證群眾搬得進、住得穩,切實讓群眾得到實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改善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2019年開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至今,祁連縣已有23個老舊小區1224戶得到改造,共計投入資金2782萬元,改造項目現已全部完工。目前,總投資540萬元的9個老舊小區、179戶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已進入項目招投標階段。同時,結合全縣實際正在積極申報投資2565萬元的8個小區860戶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通過整治改造,祁連縣老舊小區住宅樓外立面得到翻新,破損的道路得到翻修,損壞的路燈及時更換和新增,屋面得到全面整修,達到了“道路硬化、小區亮化、環境美化”的整體效果,整治改造后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各類基礎設施齊全。
關鍵詞: 老舊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