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一個個案發現場瞪大眼睛仔細勘查,努力尋找蛛絲馬跡,通過破譯一個個痕跡“密碼”,她抽絲剝繭,撥開迷霧,讓犯罪現場重現,用專業還原案件真相……這樣的工作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二大隊警務技術三級主管王新玲一干就是10年。
“格爾木刑偵物證檢驗專家”“拼命三娘”“鏗鏘玫瑰”……是貼在王新玲身上的標簽。但走進她的世界,你會發現,僅僅這幾個標簽還遠遠不足以給王新玲“畫像”。今年35歲的王新玲,自參加刑事技術工作至今長期參與案(事)件有關的生物檢材鑒定及現場勘查工作,并對各類案(事)件現場進行生物物證的發現、固定、提取、檢驗、鑒定及相關信息系統檢索等工作,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2020年度榮立個人二等功,2022年5月獲評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凌晨時分,格爾木市公安局刑警支隊DNA實驗室的燈光依舊亮著,燈光下,王新玲身著白大褂,戴著帽子、口罩、手套,正忙著對一起案件中的生物檢材進行檢驗比對。終于忙完了,她揉了揉發紅的眼睛說:“DNA檢驗能給受害人及家屬一份‘標準答案’,我必須用我專業揭開事實真相。”
DNA檢驗鑒定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每一個檢驗鑒定結論對案件偵破和后續審判起著決定性作用。工作多年,她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技術員成長為刑事技術特長專家,累計共受理各類案件800余起,檢驗檢材8000余份,出具檢驗鑒定文書800余份。并在多宗重特大疑難案件中提供了最為關鍵的線索和最科學的證據,無一差錯。先后應用DNA技術比中嫌疑人100余人、直接認定或否定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次。
解碼痕跡物證、重現犯罪現場是對勘查人員專業能力的檢驗和考驗。2009年7月,格爾木市河西農場十一連草原和“787”草原連續發生兩起命案。當年專案組歷時8個月,腳步遍及大半個中國,案件懸而未破。2020年初,公安部安排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命案積案攻堅行動,王新玲主動對接現勘人員,面對物證存放年久、降解嚴重、檢材量微的困難,她制定了針對性的實驗方案,認真篩查,網格化提取,加班加點,用不同提取方法、不同試劑盒反復多次檢驗。經過近一周的檢驗工作,成功檢出一男性DNA分型,鎖定5年前江蘇無錫搶劫案犯罪嫌疑人馬某某,為成功破獲“7·03”“7·08”兩起搶劫殺人案提供了有力證據。
在方寸中尋找真相,王新玲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為期三年的“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及“命案積案攻堅行動”“團圓行動”“秋風行動”等專項行動中,作為刑事技術民警,她發揮專業特長為專案做支撐,先后為各專案組提供法醫物證鑒定20余份。尤其是2020年7月可可西里南京女大學生失蹤案,此案件尸骨的DNA親緣鑒定更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她用自己專注的職業精神為沖在一線的辦案民警增強了信心,做好了表率。
“榮譽是鼓勵、是鞭策、更是我前進的動力。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職工作,繼續為維護社會穩定、追尋公平正義貢獻自己的力量。”王新玲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