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陳郁 通訊員 鄧大鵬 報道)和往常一樣,桂美榮起了一個大早,但今天早起不是做家務和干農活,而是準備去上班……年初她丈夫入獄后,家庭就失去了主心骨,也減少了收入來源,日子過得十分艱難,桂美榮對生活仿佛一下子沒有了希望和盼頭。
在常態化摸排走訪中,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鎮乙沙二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了解到桂美榮家中面臨的困境,家里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她無法外出打工,家里生活難以為繼。為此,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給她講政策、說道理,用身邊勤勞的人和致富的事來鼓勵她積極面對生活,激勵她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發家致富。
在做通她的思想后,村支書馬永青在離她家50米的“撒拉人家”飯店為她爭取了一份保潔工作,飯店老板為她開出了每月3600元的工資,她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還可以照顧到孩子的生活,桂美榮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顏。“我以前總是想著全家吃低保,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掙這么多錢,感謝政府對我的照顧,我會把家里的日子過好的,請你們放心。”不善言辭的桂美榮靦腆地說道。
隨著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化隆縣群科新區進駐的施工企業不斷增加,由化隆縣委、縣政府組織牽頭,在化隆縣有關部門的積極協調下,通過開展“百企聯百戶”精準幫扶活動,多家企業積極響應政府倡議,為群科鎮脫貧村提供了28個就業崗位。乙沙二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種文龍及時對接企業,了解就業崗位和工資待遇,并在脫貧戶和邊緣戶里篩選出合適人選,村民馬牙古拜和馬二沙都是單親家庭的壯勞力,但因照顧年邁的母親無法離家外出打工,這次通過實施精準就業幫扶,他倆在家附近就能穩定就業,每月務工收入4500元。“黨的政策太好了,在企業打工有保障,比打零工強多了。”他倆興奮地說,“真沒想到能像城里人一樣上下班,每天回家也能照顧上老人,我們到工地上一定好好干,不給村里丟臉。”
滴…滴…滴,馬么乃手機接通了,他在江蘇無錫工廠打工每月收入8000元,上個月還清了信用社貸款,村里好幾個年輕人也“投奔”他去了……乙沙二村駐村工作隊在入戶走訪中,廣泛宣傳廣東、浙江、江蘇等南方城市用工需求情況,特別是一些大型電子廠急缺用工崗位,鼓勵年輕男性走出去,每月收入增加了,還能見世面、長見識,以后返鄉為鄉村振興貢獻。
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這一切的變化和發展取決于一直以來群科鎮始終把促進群眾就業增加家庭收入放在首要位置,通過實施促進就業、公益崗位、以工代賑等幫扶措施,幫助脫貧群眾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村民搖身變成“上班族”,打工掙錢托起“致富夢”,實實在在感受到黨委政府的關懷,激勵廣大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為美麗鄉村建設凝聚力量,為實施鄉村振興增添活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