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出發:這是心與心的對話
講述人:西寧市水井巷小學“葉夏萍馨語工作室”葉夏萍
心理教育就是一場心與心的對話。從2014年學校心聯小屋的建設到現在的工作室,我已經用心耕耘了8年。
(資料圖)
這8年的時間里,我看到過學生們的哭泣,也感受過學生們的無助,領悟過叛逆期的痛苦,也收到過家長們無數的感謝。每一名學生都是一朵美麗的花兒,只要用心呵護定能燦爛綻放,在這個過程中也許需要修剪枝葉、需要施肥動土,這就需要我們這些心理教師來幫助孩子們。
記得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六年級班主任告訴我,他們班幾個男孩子有打架的苗頭。心與心的對話從一個團隊沙盤開始:我把這幾名學生叫到工作室,讓他們用沙盤做一個拯救世界的活動,學生們分別選了超人、戰士等。
活動進行中,我把話題引到了生命教育,告訴這幾名學生,生命是不可逆的、是寶貴的,需要我們共同呵護,生命中還有親情、友情、愛情等。
學生們恍然大悟,大家開開心心地離開了工作室。
這只是眾多案例中的一個,工作室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心理課程也成了固定課程,每年的心理小劇場格外受學生的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獲批《信息技術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項目,通過專業的心理測評軟件,反饋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動態信息的形成、統計和分析,總體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我想對孩子們說,你們都是最閃耀的星星,老師會永遠在身后觀察你們,幫助你們。
加油,孩子們,你們是最耀眼的星辰。
泥巴奇遇:漫塑里的精彩世界 講述人:西寧市陽光小學“漫塑工作室”徐龍 為什么要打造漫塑工作室?我想從挖掘歷史和時代精神說起。漫塑結合了漫畫和雕塑兩種藝術表現手法。漫塑用“漫”作為陶塑語言,形象夸張凝練、靈動鮮活,以物質實體創造出詼諧幽默的形體,借以反映當下生活狀態,時代精神,追求以漫傳神,以神定形,神形合一,表達對生活強烈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 美育教育的理念漸入人心,如何才能把美和教育結合到一起?我想到了打造成立漫塑工作室。2021年9月,在各級領導和老師的幫助支持下,漫塑工作室成立了。 一年內,孩子們對漫塑著了迷,稍有空閑就拉著我到漫塑教室玩泥巴。把泥巴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課堂中感受大自然最質樸的饋贈,盡情享受創作的樂趣,不僅能展現學生不拘一格的創意,也能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大膽表現。 讓我驚喜的是,孩子都是玩泥巴的高手,他們對泥巴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運用的技法遠比我教的豐富,他們的想法總是出人意料,在課上總會聽到學生興高采烈地討論著、對一個動作反復研究觀察著、對一件作品多次修改完善著,我也總會被學生們一刻不停地提問問得口干舌燥,當然也會被腦洞大開的問題“雷”到。 如今,學生只要一有時間就會沖到漫塑教室專心致志地創作。把自己的作品當成稀世珍寶一樣呵護,不管在哪里碰見我,都會詢問:“老師,我的作品干了嗎?我的作品再怎樣收拾一下?老師我做的這個怎么樣……” 原本在創作的過程中,沒有想法的學生開始有了新奇的想法,原本悶不做聲的學生開始喜歡和別人交流了,原本什么都不會做的學生也想到了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們的改變,就是我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孩子們,我希望你能受教于其中,美于其中,也樂在其中,通過漫塑,你要更加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發現生活中的美,更加熱愛生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