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最新生態監測數據顯示,近10年來,中國最大內陸咸水湖青海湖流域氣候趨于暖濕化,其生態環境狀況等級以良為主,流域生態系統類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
近年來,我省生態環境部門系統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治理項目資金投入,累計安排中央和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6.81億元,實施16個重點生態治理項目,綜合施策取得明顯成效。結合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建成日處理規模分別為1000噸和3000噸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黑馬河鄉、二郎劍景區污水處理廠,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鳥島污水處理站擴容提質和配套管網等工程,入湖污染負荷大幅降低。
推進青海湖南北岸統籌同治,組織海南州、海北州同步實施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開展匯水支流沿岸污染物清理,建設沿線生態阻隔凈化工程,并在黑馬河、倒淌河、泉吉河、哈爾蓋河、甘子河同步建設了5個水質監管工作站。同時,協調幫扶指導海西、海北,在布哈河治理項目上堅持統籌謀劃、科學布局、分段施策原則,將“點狀”工程優化為“帶狀”工程,沿河打造近70公里的生態廊道,布哈河全流域治理總投資達2.86億元,是近年來單體投入最大的河流。
圍繞青海湖裸鯉洄游生境構建,選擇河長適中、基礎較好、難度較低的泉吉河創新實施流域水環境治理與生境修復試點工程。同步謀劃青海湖裸鯉水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項目,為其他具備青海湖裸鯉洄游條件的河流實施同類項目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10年間,在青海湖流域開展了包括草地、森林、濕地、沙化土地、水文水資源、水土保持、環境質量、生物多樣性、氣象等生態要素的各類專項地面監測,同時運用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獲取了系統連續的地面和遙感監測數據,編制年度監測成果報告。目前,青海已建立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數據平臺,積累生態環境要素系統連續監測數據,為青海湖生態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有效數據支撐。
關鍵詞: 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