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楊紅霞 報道)記者從青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近日,省住建廳圍繞當前青海省鄉村發展現狀和新形勢下鄉村建設要求,編制印發了《青海省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為青海省鄉村基礎設施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奠定了基礎,填補了長期以來青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方面的空白,標志著今后基礎設施建設管理將有據可依。
導則分為12個部分,從道路橋梁及交通附屬設施、給水工程、排水工程、糞便處理、垃圾轉運處置、能源供應、公共安全、坑塘河道治理、管線綜合以及項目實施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和技術要求。其中導則明確各項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內容、技術指標、建設標準、選材要求、運行維護等,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具體建設及整治工作。遵循青海鄉村發展實際,以河湟地區、柴達木地區、環湖地區、青南地區為特點,按照不同地理氣候、民俗文化、村莊布局差異,采用集中、分散等方式,因地制宜、分區分類進行指導。注重普適性與先進性、指導性與操作性、保基本與促提升、抓共性與顯特色,簡單實用、群眾能懂、容易操作。
導則提出加快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城鎮已有的道路交通、給水排水、電力通信、垃圾處理及防災等基礎設施,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要求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及整治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村莊自然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嚴禁大拆大建、破壞特色景觀與傳統風貌、毀壞歷史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