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記者 陳郁 通訊員張明 報道)9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青海這十年”青海省水利廳專場新聞發布會,通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自然資源事業取得的主要成就。青海省水利廳廳長張世豐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是青海水利發展最快、群眾受益最多、投資強度最大、改革成效最好的十年。
這十年,全省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640億元(為前十年的2.9倍),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省水資源調配能力、供水保障能力、防災減災能力全面增強。引大濟湟調水總干渠、北干渠一期和黃河干流防洪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相繼建成,引大濟湟西干渠、北干渠二期和蓄集峽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建成,馬什格羊等10余座水庫建成蓄水,水利工程網絡骨架初步構建。
這十年,累計解決102.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全省行政村基本實現飲水安全工程全覆蓋,農牧區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分別達到80%和94%,干凈水、放心水、致富水潤澤了百姓心田,有效改善提升了農牧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以沿黃四大水庫灌溉工程為代表的農田水利工程網絡建成投運,累計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12.1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86.87萬畝,糧食安全根基不斷夯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累計設置村級水利公益性崗位1665人,48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上崗就業。
這十年,水旱災害防御體系不斷完善,工程短板加快補上,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黃河干流防洪(一期)工程建成運行,防護干支流180余公里,實施了10條主要支流、91條中小河流治理;新建(加固)堤防(護岸)1052公里……十年來,一批批防洪工程體系逐步完善,山洪災害防治能力不斷提升。
這十年,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實,水環境保護修復持續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水資源開發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指標連續9年完成國家控制年度目標,2021年,全省用水總量24.02億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75.5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31.1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0.5032,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水資源剛性約束作用進一步凸現。節水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全省3市獲得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稱號,創建15個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1006個省級節水型單位、居民小區、企業、灌區、高校等示范單位,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效率效益持續提升。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扎實推進,綜合治理小流域186條,興建小型蓄水保土工程7739項,水利行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68.43平方公里,全社會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9萬平方公里,2021年水土保持率達到76.87%。水生態保護修復煥發生機。創建西寧市、海北州2個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打造了10項水系連通工程建成發揮效益,創建13個國家水利風景區,實施3個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試點縣建設,督促221座運行水電站安裝生態基流監控設施,河道生態基流保障和監管持續加強,河湖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有效維護了河流生命健康。
這十年,河湖長制全面建立,省到村五級河湖長組織體系、制度體系、責任體系全面建立,6723名各級河湖長上崗履職,15980名河湖管護員巡河護河,54個河湖長制辦公室有序設立,管理范圍覆蓋全省3518條河流、242個湖泊、203座水庫,構建了黨政主導、水利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共治的河湖管護長效機制。累計排查整治河湖“四亂”問題1680項,全省河湖面貌發生根本性變化。
關鍵詞: 青海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