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崔永燾報道) 9月27日,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詢問。8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代表現場提問,省農業農村廳等七部門主要負責人當場應詢。詢問問題個個切中要害,事關“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重要節點,應詢回答句句回應關切,內容翔實又開誠布公。
【資料圖】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農牧委員會主任委員邢小方等8名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代表分別圍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情況存在的主要困難及解決方案”“農業產業鏈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用地需求困難”“財政專項資金整體投入不足”“‘青貨出青’倉儲冷鏈物流體系、電商營運短板弱項”“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培育壯大種子龍頭企業、健全完善種業育繁推體系”“基層農業科技服務”等相關問題進行詢問。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鄉村振興局、省科技廳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一一應詢解答。
8個提問中,有6人事先報名參加詢問,兩人現場舉手提問。
省農業農村廳李青川應詢時坦言:我省在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方面存在“產業化進程不夠快、主體培育不夠足、品牌打造不夠亮”的短板。
解決方案分四個方面:將圍繞牦牛、藏羊、青稞、蔬菜、食用菌、冷水魚等特色優勢產業,建好建強產業基地,依托現有產業園區和專業合作社,培育引進龍頭企業,推進農畜產品產地初加工、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推動基地進產地,企業進園區,構建園區搭臺,龍頭企業、合作社、大戶唱戲,產業集群輻射帶動的體系,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牧民更好增收;
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和追溯體系,圍繞品種選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推動國標、行標、地標、企標、團標“五標”貫通,建立完善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體系,農畜產品監測合格率達到98%以上。深入開展“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完善農畜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制度,推進監管、檢測、執法“三同步”;
實施主體培育工程,加大龍頭企業、合作社的培育力度,積極創建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集群、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打造一批具有完整產業鏈、較強競爭力和較高知名度的“領頭雁”。加快構建生產端、加工端、銷售端緊密連接的產業鏈。加快農畜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堅持線上線下銷售齊頭并進,健全銷售網絡,促進市場流通,提升產品升值空間;
圍繞“凈土青海·高原臻品”公用品牌,著力打造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馬鈴薯、蔬菜、飼草、枸杞、拉面、冷水魚、藜麥等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品牌,培育“河湟田源”“河湟硒谷”“天路飄香”“神奇柴達木”“山水黃南、綠色農牧”等區域公用品牌,力爭到2025年,培育公用品牌30個,企業品牌100個,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30個。提升青稞酒、可可西里、5369、冷水魚、青海拉面等產品品牌知名度,擦亮青字號招牌。
……
每次應詢完畢,主持人都會問詢問人對應詢內容是否滿意。因為應詢內容準備充分,數據嚴密,措施和對策得當,應詢人態度坦誠,詢問人均表示滿意。
詢問全過程公開透明,并通過互聯網進行了直播,達到了凝聚共識、共促發展的目的。省政府有關領導表示,要以此次專題詢問為契機,完善工作思路,細化工作措施,抓好整改落實,全力推進我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提質增效、農牧民增產增收,給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關鍵詞: 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