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陳郁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堅決扛起生態保護政治責任,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持續加大生態環保資金投入力度,累計投入1906.9億元,為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這十年,青海省各級財政累計安排重點生態保護修復資金1433.3億元。“中華水塔”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定向好,濕地面積穩居全國首位,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5%,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到57.2%,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普氏原羚由二十世紀末的300多只恢復到2700多只,藏羚羊由最低時的2萬多只恢復到7萬只左右,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局面逐步顯現。
全省各級財政污染防治資金累計投入達到414.2億元,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效顯著,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5%以上,河流國考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到100%,均在全國領先。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率達87.5%,農村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工作部署,支持推進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累計投入財政資金59.3億元,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全面完成,青海湖國家公園批準創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