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9月30日,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遜讓鄉麻什藏村,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在田地里忙碌。遜讓鄉農村電商黨支部書記米存民蹲在地里,把葉子撥到一旁,用手將土壤掏出一個小坑,一顆紅皮土豆便出現在眼前??粗鴤€大飽滿的土豆,米存民樂得合不攏嘴,“這是我們大通縣的地標品種‘青薯168號’,淀粉含量少,口感比普通土豆要脆,很受省外一些地區歡迎,今年預計銷往江蘇、四川、陜西等地3000噸到4000噸?!泵状婷窠榻B說。
大通縣是土豆主產區之一,米存民從小吃著土豆長大,深深烙印在童年記憶中的是一天三頓飯,至少有兩頓是土豆。他說,世世代代離不開土豆,還有更主要的原因,是窮。與土豆相伴的,是大山深處鄉村生存的艱難。“以前,家家戶戶都是用泥塊做的墻、蓋的房子,吊頂都是用報紙糊的,一到下雨就漏水,每年至少要上兩次泥,還要鋪塑料?!甭槭膊卮妩h支部書記代永壽回憶起過去連連嘆氣。
(相關資料圖)
米存民從小的夢想,就是要擺脫貧困,成為一名光榮的警察??僧斔.厴I、分配到西寧市交警支隊工作后,每每回到家鄉,卻發現養育他的土地依然貧瘠,鄉親們的生活也沒有改變。2013年,23歲的米存民響應國家返鄉創業的號召,下定決心離開省會城市西寧,于是他辭去“鐵飯碗”,毅然回到家鄉“振興鄉村”。
最初,米存民計劃帶著鄉親們一起養雞、種土豆,把關品質,然后再統一品牌進行銷售。然而這條路并不好走,第一年,村里沒人相信跟著這個年輕小伙子能賺錢,米存民就拿著自己的積蓄,東挪西湊了20萬元,賒著賬蓋了雞舍,搞起了林下養殖。
“米存民的第一批小雞仔將近花了1萬元,當時錢不夠,有一部分是賒回來的,我都為他捏把汗,但他還是堅持試點。剛開始嘛,好多技術都不太成熟,他就搬進雞舍住,第一批雞出來的時候,沒虧本,反而還見了點效益。”他的堂哥米存庫感慨道。賺取了“第一桶金”之后,鄉親們被米存民的真誠所打動,紛紛跟著他干起種養殖。
2015年,縣里農牧局的人找到米存民,提到村里的貧困戶王春花。丈夫十幾年前因車禍去世,80多歲的公公癱瘓在床,還有2個正在上學的女兒,36歲的王春花成為這個家庭唯一的勞動力,就連住的房子快塌了,也沒錢修補。米存民知道后當場拍板,以公司名義花費六七萬元,給王春花家免費建了一個雞舍,又給了她200只雞苗,幫助這個家庭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熬褪悄且慌u苗賺的錢,第二年我買了幾個小牛犢子,在棚里養了四五個月后賣出去,又賺了3000元錢。”王春花現在回想起來,依然非常感激。
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縣近千戶脫貧戶領到免費雞苗、種上新品種土豆“黑金剛”。在規模逐漸形成之際,新的問題又來了,渠道沒打開,農產品出現了滯銷,腦筋活絡的米存民意識到必須搭上互聯網這趟車。
2014年,他前往蘇州、南京等地考察學習,依托大通百靈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自建“青藏農畜林產品網”“花兒之鄉商城”網購平臺,大通青藏百靈農畜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就此成立,將大通地區的大通牦牛、藏羊、馬鈴薯粉條、菜籽油、馬鈴薯、青蠶豆粒、“扶貧雞”等60多種青海特色農畜產品銷往全國。
2016年3月9日,全省第一家農村電商黨支部——遜讓鄉農村電商黨支部成立,米存民當選支部書記。他采用“黨建+互聯網+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村、脫貧戶簽訂收購銷售協議,以高于市場價5%的價格收購農產品,實現老弱病殘貧困人口在家就業,為返鄉農民工就近提供工作崗位。按米存民的話說,“產自青藏高原上的綠色食品,城里人都認。”此后,走出大通的農產品種類從個位數到近200種,訂單量從1單到每天六七百單,隨之帶動了近千戶脫貧戶致富。
如今,走進大通青藏百靈農畜產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干凈明亮的廠房里工人們正忙著用現代化的設備加工農產品,貨架上擺放著土豆粉、牦牛肉干等特色產品?!?021年我們通過京東、淘寶、花兒之鄉商城等網站進行線上銷售,線下與省外眾多公司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銷售額達685.56萬元,惠及農戶4875戶,戶均增收3000至4000元,有力助推鄉村振興?!泵状婷裾f。
“黨的二十大就要召開了,我也做不了啥大的貢獻,就是要把這份初心堅守好,和鄉親們一起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米存民說著,堅毅的神情仿佛回到了2013年,胸前黨徽象征的初心與信念,支撐他繼續前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