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以前天黑了我們都不敢出門,一到冬天路面結冰根本無法出行,現在一排排的路燈配齊了,硬化道路鋪到了家門口,村道兩旁都種上了松樹,這一切的變化,我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謝家灘鄉窯隆村村民馬胡賽尼介紹說。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青海省人社廳駐化隆縣窯隆村工作隊到任以來,通過一系列舉措強化村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結合窯隆村勞務輸出較多、拉面經濟為主的產業實際,今年8月協調化隆縣就業局對30名村民開展“拉面工+創業”培訓班,引導鼓勵村民“先富帶動后富、先進帶動后進”。
窯隆村黨支部書記馬海買說:“以前我們村里的農田地塊小,而且不平整,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種植產量低,村民的種植積極性普遍不高。”2021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通過政府帶動、項目拉動和群眾行動,累計平整土地1327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000畝,有效提升了全村農田排灌能力和耕地生產能力,讓農民在農忙時務農、農閑時務工,實現雙增收。
面對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訴求,駐村工作隊向有關部門積極協調、爭取資金,今年鋪設硬化道路3公里、加寬村內道路約1公里、新建排水渠300米、改線自來水管道1.6公里,多措并舉解決村民“出行難”等問題。同時,積極動員黨員群眾進行垃圾治理、道路凈化工程,實行網格化及五戶聯保管理,鄉村治理井然有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