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0月20日,生態環境部2022年1月至9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變化排名出爐,西寧位居全國第十。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份西寧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1.6%,較去年同期提高3.7個百分點,PM_2.5、PM_10年累計濃度分別為27微克/立方米、49微克/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3.6%和5.8%。
揚塵是影響西寧市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物。西寧加強建筑工地揚塵管控,定期發布工地“紅黑榜”,累計檢查工地953家、下達停工整改通知書92份,對8個建筑工地實行信用懲戒。在大氣污染整治方面,通過建立整合84套網格化監管系統、100套智慧化工地揚塵監管監測系統和開展常態化無人機航拍等多種科技手段,對全市建筑工地、重點路段、車輛管控和工業企業等精準監控,使得大氣防治工作由單一“人防”向“人防+技防”形成轉變。
積極推進“煤改氣”治理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共完成治理任務1192蒸噸,惠及居民29092戶,減少用煤15.5萬余噸,減排二氧化硫1284余噸、氮氧化合物300噸、二氧化碳10余萬噸、顆粒物2195噸。目前,西寧市率先在西北地區建立“環境衛生清潔指數”,實現綠色公交全覆蓋,綠色建筑占比達到62%,完成“無廢城市”試點,固廢處置鏈條、高原“無廢模式”走在西部前列,主城區“煤改氣”在北方城市中實現率先清零。
針對企業排污問題進廠幫扶,充分運用揮發性有機物數據成果,重點涉氣企業揮發性有機物、脫硫等深度治理,結合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項目的申報實施,全面推進煤改電、取暖設施清潔化改造等治理項目,降低全市二氧化硫濃度,切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截至目前,共有60家企業和單位申報技改項目。
今年以來,西寧市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和季節特征污染物濃度變化情況,以“冬防PM_2.5、夏防臭氧”的思路,分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為有效解決大氣突出問題提供了精準治污支撐。同時,引進“一市一策”專家團隊駐場服務,有效彌補大氣監管能力不足的空白,推動全市大氣污染防治趨于精細化、信息化和數字化管理。
關鍵詞: 空氣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