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河流湖泊中采樣水體、在企業樓頂采樣廢氣、在實驗室內分析數據……無論四季、寒暑,劉承龍和同事們都奔走在環境監測一線,為環境“做質檢”。
如今,西寧市湟中區水清岸綠、空氣清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皩τ谖覀兩硖幧鷳B環保一線的工作人員來說,這就是最大的獲得感?!变抑袇^生態環境監測站站長劉承龍說道。
環境質量關乎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用數據說話的環境監測人員就是環境保護工作的“質檢員”。可被檢測的對象從不會主動配合工作還經常很“難搞”,“第一次爬梯子的時候,我的腿直抖。”回想起初次監測重點污染源企業時爬到數十米高樓頂上的場景,劉承龍有點慚愧。
然而,這卻是他日后的工作常態,枯燥且辛苦。
企業廢氣排放口大多設置在樓頂,他們經常要拿著煙氣采樣儀器,沿著旋梯爬上十幾米高的采樣平臺進行廢氣監測,時時察看儀器上顯示的數據。而不同企業需要監測的排氣筒數量不一樣,每個排氣筒的采樣時間又取決于具體的監測指標,為了獲取準確的數據,他們常常在采樣平臺上一待就是五個小時。
到了夏季,劉承龍和同事們就要走進硅鐵行業的生產車間采集無組織粉塵,在近40℃的車間內,汗珠不斷順著臉頰滑落,衣服總是浸濕的,但采樣工作的標準毫不打折。
26年來,憑著一股子“鉆勁兒”“韌勁兒”,劉承龍成了一位“行家”。“我們的工作是和數據打交道,所以就愛為此較真,必須確保采樣數據及報告真實、客觀、準確,才能讓后期的大氣治理有的放矢?!眲⒊旋垏烂C地說。
2021年,省控湟水河斷面、南川河斷面水質穩定在Ⅲ類水體,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3.4%……這一組出現在2022年西寧市湟中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數據,體現出秀美湟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成果。
當前,湟中區生態環境監測站能夠開展環境空氣和廢氣、水(含大氣降水)和廢水、生物、噪聲、振動、土壤和水系沉積物、固體廢物、質量管理、數據綜合分析與評價共9大類、94個項目監測工作。監測指標逐漸豐富,技術手段更加先進,數據資料愈加精確。
“今年,在西寧市生態環境監測站的支持下,我們配備了這臺重金屬檢測設備ICP-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這對于我們日后進一步完善監測體系有很大幫助?!眲⒊旋堃贿叢僮髦略O備一邊介紹道,從他的熟練程度上可以想見,他已對未來的生態環境“質檢”工作升級做好了準備。
關鍵詞: 生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