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走進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積石鎮石頭坡村快遞服務站點,貨架上堆滿了大大小小的快遞包裹,快遞小哥小馬正在熟練地打電話通知村民領取包裹。
今年剛考上大學的韓鑫,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延緩開學,在家上起了網課。為了跟上網課的節奏,學懂最新的專業知識,他從網上購買了跟專業相關的書籍。“原來拿個快遞還得去鎮上的快遞站點,一來一回就得小半天。現在快遞進村,兩步路就到村服務站點,可方便啦。”提起“快遞進村”,韓鑫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金秋十月,沿著積石鎮線尕拉村村道一路前行,可以看到道路兩側蘋果園里十余名農戶正忙得不亦樂乎。大家分工明確,不一會兒,一行蘋果樹就采摘完畢,快遞小哥忙著在打包好的箱子上貼上物流標簽,勞作聲、談笑聲和諧相融,繪就了一幅秋日豐收的農忙圖景。
前幾年,線尕拉村外出務工人員多,村內勞動力嚴重不足,撂荒地成片,村集體經濟發展嚴重滯后。2021年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重新整合與規劃擱置已久的線尕拉坪,積極對接縣農科局技術人員對老果樹進行修繕,積極組織村民開展清園、施肥及果樹種植培訓等工作。目前,線尕拉坪共有8000多株蘋果樹,年產量8萬公斤,收益可達50萬元左右。“我們種的蘋果天然綠色無公害,個大皮薄,香甜多汁,口感爽口。”果農韓熱者布看著眼前的蘋果園,不由得嘴角上揚。
然而,這兩年因疫情原因阻塞了線尕拉村的蘋果銷路,成為了果農急難愁盼的問題。為此,積石鎮黨委與村“兩委”積極銜接當地郵政分公司,將原有村級快遞驛站,就地轉化為鄉村電商站點,由縣郵政公司對村“兩委”成員、后備干部、黨員志愿者等服務力量進行業務培訓,實現了在果園現場包裝、現場郵寄,產銷郵“一條龍”服務。
村民在田間地頭現場摘果、裝箱,基層干部上直播間帶貨吆喝,網友分秒必爭“云上”下單,快遞小哥快馬加鞭及時送達……這個秋天,線尕拉村果園“直播帶貨”可謂熱火朝天。
“線尕拉村的蘋果色澤鮮艷、個大形正,質細汁多,酸甜適度,價格‘穩當’,歡迎前來購買。”基層干部們化身主播現場對著手機當起“推銷員”,向直播間里來自全國各地的網民們介紹循化蘋果的品質、特點,好產品,好價格,吸引消費者下單購買,近5天的時間,共銷售出了近1萬公斤滯銷的蘋果,銷售額達近10萬元。
“‘快遞進村’在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能夠激活農村產業發展潛力,讓農村‘土特產’搭上快遞物流‘順風車’,帶動村民致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積石鎮黨委書記韓國福說。
線尕拉村蘋果的俏走網端在循化只是其農產品上行中的一個亮點。近年來,循化縣結合鄉村產業發展需求和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通過“統倉共配”整合末端投遞資源,建立健全定時、定班、定點、定線路的物流配送機制,實現倉儲、分揀、運輸、配送、攬件“五統一”和場地、設備、車輛、人員、運營“五整合”,已初步建立1個縣域物流倉配中心,合理規劃統籌建成城鎮級快遞服務站3個、鄉級快遞服務站7個、村級快遞公共取送點154個,快遞合作下鄉118個,全縣154個行政村全面完成通郵,物流投遞由“每周五頻”增加到“每周七頻”,進一步提升了配送時效,實現快遞服務“村村通”“日日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