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深秋時節,南川工業園區處處洋溢著感動與欣喜,充滿著信心與期望。向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進軍,一幅高質量發展未來路線圖清晰地呈現在眼前。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黨的二十大報告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勾畫了實踐路徑。
“真抓實干推進園區工作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打造千億鋰電產業基地、千億光伏產業集群基地和藏毯絨紡特色基地,穩住具有比較優勢的基本盤,大力實施鑄鏈、延鏈、補鏈、穩鏈、強鏈等工程。”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黨政綜合辦主任惠建剛表示。南川工業園區將緊緊圍繞“四地”建設,全力打造“鋰電、光伏”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著力構建以產業“四地”為主體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按照規劃,到2030年,形成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等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的產業集群,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計劃實現光伏產業從“多晶硅—單晶硅—切片—電池片—組件—發電系統”為一體的產業聯動發展及配套集群,工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
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南川工業園區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持續火熱。
南川工業園區作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之一,是我省鋰電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目前已吸引了比亞迪、時代新能源、北大先行等一批鋰電生產企業入駐園區。在電池和電芯生產上,已形成32.5吉瓦時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規模。在鋰電配套產業上,已形成年產1.5億平方米鋰電池隔膜和4000萬套鋰電池殼體生產規模,鋰電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在光伏制造產業發展上,依托我省豐富的光照資源,建立完善的光伏全產業鏈,做大做強光伏上游硅材料產業,把握全球光伏產業發展機遇,加快培育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硅材料光伏制造產業基地。目前已引進并落地了高景太陽能、阿特斯光伏、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及麗豪半導體等一批國內光伏龍頭企業入駐園區,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年產125GW單晶硅及年產35GW切片、電池和組件等生產規模。
采用“綠色電力”制造綠色高純晶硅的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對于報告中提出的“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格外關注,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立表示,將緊抓國家“雙碳”戰略和青海打造“高地”機遇,加快發展光伏晶硅新能源產業,成為青海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見證者、踐行者和推動者,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麗豪力量,為中國乃至全球實現碳中和貢獻麗豪力量。
下一步,南川工業園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牢牢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大抓招商引資、大抓項目建設、大抓產業培育,繼續做好光伏延鏈、補鏈招商力度,依托天合光能光伏全產業鏈項目,強化園區中下游電池、組件及配套碳碳熱場、石英坩堝、光伏鋁邊框等項目的落地進度。在鋰電產業方面,圍繞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企業,加大下游產業招商力度,重點加大高檔電解銅箔、電解鋁箔及集成電路板等企業招引,強化產業鏈附加值,為全力打造兩個千億產業集群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