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在位于長江南源流域的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查旦鄉巴青村,有一位土生土長的村支書更卻才加,他帶領鄉親們用日復一日的實際行動,守護著一江清水向東流。這些天他常和大家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報告中“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這一成績總結體會頗深。
“更卻書記,您快去河邊看看,我感覺今年咱們這河里的魚又變多了,有些都叫不上名字呢。”環境改善的直觀變化,讓村民充滿成就感,保護生態環境的共識進一步加深。
2016年,村里成立了生態管護隊,主要工作是巡護草原山林。一年后,隊員們又多了一份巡河護河的責任。村子周邊一共有當曲、沙曲、查曲、武曲和繞曲五條小河,都會匯入長江南源。全村共293名生態管護員,分為15個小組,每組20人左右,各組每月要巡護4到5次,“環境發生任何變化,大家都會有所察覺,今年魚明顯多了,說明我們巡護環境有效果??!”說起管護隊更卻才加臉上洋溢著驕傲的笑容。
起初,管護隊巡河時常能撿到飲料瓶,包裝袋等廢棄物,甚至有時垃圾太多袋子裝不下,大家就把垃圾都裝到自己的衣服口袋里帶回來。經過長期堅持,垃圾越來越少,當地人都不再亂扔垃圾。
在開展巡護工作的同時,更卻才加和隊員們一有時間就會給村民宣講環保知識,從宏觀的長江生態地位,到微觀的衣食住行,更卻才加總能以恰當的方式和生活化的事例,讓大家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看到環境越變越美,村民漸漸自覺行動起來,或者加入巡護的隊伍中,村里人人都是環保監督者和踐行者。
今年43歲的達英扎松,家就安在沙曲河邊,每次見到管護員們來巡護,他不管多忙都會放下手頭的活兒,跟隊員們去撿垃圾。成年人經年累月的環保行動,使村里的孩子也都耳濡目染。更卻才加5歲的小兒子和小伙伴經常主動撿垃圾,有時還化身“小小宣講員”,給身邊的人講保護環境的知識和意義?!皳炖?,少制造垃圾,多循環利用生活物品,這些小事就是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們巴青村每個人保護長江的具體行動?!备鼌s才加堅定地表示,這件事全村人會堅持做下去。
關鍵詞: 生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