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經過20多天的轉運,1147頭荷斯坦奶牛順利入住西寧市湟中區西堡生態奶牛養殖場,這標志著養殖場將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種植+養殖+生產+銷售”一體化的發展規劃,也標志著備受關注的重點生態養殖場項目在湟中正式落地生根。
西堡生態奶牛養殖項目依托東西部協作幫扶契機,總投資約1.2億元,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收益1300萬元。養殖基地采用先進的轉盤擠奶設施、收奶系統、多功能奶牛飼養牛舍設施以及完善的糞污處理環保系統。
項目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贏”。在流轉土地過程中,惠及農戶一百三十多戶,戶均增收兩千余元;在基建期間,已經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務工一百多人,人均增收一萬八千多元。同時,各村群眾還可通過飼草料訂單種植、奶牛場運營穩定就業、光伏發電等方面增收。
荷斯坦奶牛原產于荷蘭,產奶量為各奶牛品種之冠,平均年產奶量超過8000千克,乳脂率、乳蛋白率相當高。今年11月3日,首批56頭荷斯坦奶牛已進駐西堡鎮生態奶牛養殖基地,青海省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奶牛養殖項目正式投產運營。
“目前,西堡鎮生態奶牛養殖基地的1147頭荷斯坦奶牛,已全部轉運至牛舍,所有的牛狀態良好,轉盤式擠奶設備正在調試當中,設備調試完成之后將投入運行。”湟中區西堡鎮副鎮長李永旭說,西堡生態奶牛養殖場將繼續擴大奶牛養殖數量,把奶業振興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抓手,通過種養結合,不斷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奶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讓鄉村振興的步子邁得更快、更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