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我們抓緊時間把基地裝修好,把所有準備工作干好,明年爭取早點投產。”12月4日,海拔43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查理鎮瑪拉驛村畜產品加工基地新建廠房內,駐村第一書記楊文生叮囑村民。
楊文生是瑪多縣供電公司副經理,去年8月被果洛供電公司派駐到瑪拉驛村擔任第一書記。他介紹,瑪拉驛村畜產品加工基地是瑪多縣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之一。目前土建工程已完工,生產設備已安裝好,預計明年春天投產。基地占地280平方米,生產鮮奶、酸奶、酥油、曲拉等乳制品,能提供就業崗位10個,可帶動全村農牧民增收,初步預計一年可實現總收入100萬元。
基地建設得到了瑪多縣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滿足項目施工及生產用電需求。又派出3名員工檢查基地電力配套項目運行情況,楊文生高興地對同事們說:“通電是當務之急,我們就等著大干一場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楊文生說,建設瑪拉驛村畜產品加工基地正是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信心滿滿,要把村里的優質牦牛奶賣出去,把資源變成現錢。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他的任務就是帶領村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通過項目引領激發村民的內生發展動力,爭取早日實現鄉村振興。
基地建好了,畜產品銷路如何打開?楊文生認為,這得靠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今年,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大力支持畜產品屠宰加工項目建設,積極幫助農牧民找銷路,動員員工采購特色農畜產品,發揮“惠農幫”“愛如電”等電商平臺作用,拓展農畜產品銷售渠道。截至10月底,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已累計實現消費幫扶334萬元。
“我們的瑪拉驛村千湖合作社發展得也不錯,今年出欄560頭羊,收益80萬元。”說起村里的發展,楊文生喜上眉梢。他表示,明年將加大養殖業發展力度,提高藏羊和牦牛出欄率,幫助村民致富增收。
關鍵詞: 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