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2月2日,來自省民政廳的消息,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多地民政部門肩負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使命責任,積極主動作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精準服務困難群眾。
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政部門通過優化簡化救助程序,“線上先辦、線下補辦”等方式,有效解決了困難群眾“困上加困”的問題。疫情防控期間,累計為轄區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群體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1173.2萬元,發放取暖補助1446.2萬元,發放價格臨時補貼496.32萬元,為1546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896.15萬元;累計為3555名有需求的民政服務對象開展送餐上門、心理慰藉、代購代辦、宣傳防疫科普知識等便民服務。
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政部門基層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微信語音等“不見面”方式,扎實做好重點群體摸排工作,為疫情防控期間的困難群眾提供便捷服務,實現臨時救助線上錄入、審核和審批,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和能力。對已認定過的救助保障對象不再開展家庭經濟核對,簡化程序,納入臨時救助范圍。全面開展“救急難”,落實好先救助后補辦手續的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共為轄區16093人實施臨時救助,發放救助金4661.11萬元。
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政部門為及時解決疫情防控期間瑪沁縣封控區、管控區內多名低保、特困、困境兒童等特殊困難對象的基本生活困難,在大武鎮逐步恢復生產生活后,第一時間深入困難群眾家中、賓館、酒店以及建筑工地等地展開調查,看是否存在因為疫情滯留本地的、造成生活困難的群眾,對受疫情影響的困難群眾發放米油菜等基本生活物資、防疫物資以及一次性臨時救助金。同時,暢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對因居家隔離、停產停業、因疫情滯留而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外來流動人口也同步納入臨時救助范圍并實施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