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包拓業報道)5月19日,2023“行進黃南看發展”全國網絡媒體青海黃南行采訪團來到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深入產業園區和企業,實地探訪尖扎縣地方民族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情況。
采訪團來到尖扎縣鄉村振興產業園,該園區2019年正式開園運行,占地面積380畝,分三期進行建設,計劃投資5.4億元,規劃建設21棟標準化廠房,現已竣工投入使用廠房15棟。
園區分為五個功能區,分別為生產加工區、物流倉儲區、配套服務區、基礎設施區、預留發展區五個區。園區內入駐的企業主要以手工業為主,大部分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近年來一直為尖扎縣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了解,目前園區入駐企業18家,每年帶動當地700余名群眾就業。今后將21棟標準化廠房全部建成投產運行后,園區帶動當地就業人數將達2000余人。
在產業園入駐企業——青海多杰創意文化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該企業在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圍繞“產業+扶貧”發展模式,扶貧效益非常顯著,僅生產車間就為當地群眾解決就業崗位70余個,加上零工及其他務工人員,帶動當地群眾就業100余人,人均月收入約3500元,年收入在4萬元以上。2016年以來,該公司累計吸納當地群眾648人(次)入股,2018年以來,每年都按入股金額的13%分紅,年均分紅15.31萬元。
2020年入駐尖扎縣鄉村振興產業園的青海納卓達農副產品有限責任公司,是當地有名的石磨面粉廠。據公司負責人夏吾東周介紹,該公司“雪域天沐”品牌面粉用傳統石磨生產加工出來,沒有任何添加劑,屬于綠色有機食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夏吾東周介紹,面粉廠主要收購黃南州尖扎縣、同仁市和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等地的小麥,2022年生產加工小麥30多萬斤,銷售面粉25萬斤,帶動27名當地群眾就業。
在青海寶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該公司致力于保護和傳承特色民族文化,培養尖扎縣金絲制作技藝、技能的傳承人群。目前,招納了17名當地群眾從事金絲工藝品制作。公司在招錄員工時盡可能招錄當地生活困難群眾和待業婦女,為他們提供就業渠道以及習得一技之長。
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主要吸引以生產經營為主和地方特色的農副產品深加工、服裝加工、民族特色家具制造、民族特色用品制造等企業入駐。已入駐的18家企業年產值達4000萬元,入駐企業在聚力發展特色、打造品牌、擴大銷量的同時,持續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