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次區召開區委四屆四次全會,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確定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緊緊圍繞“現代產業強區、生態文明新城”的發展定位,將從“六大工程”入手,搶抓機遇,加快大發展,全力建設實力雄厚、生態文明、和諧幸福的現代化強區新城。
加快園區建設工程。廣大干部群眾深刻認識到,園區是發展現代產業的主要載體,是建設“現代產業強區”的最大抓手。去年,安次區園區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富士康一期工程試產收效,完成二期第一宗1000畝征地拆遷,一期15棟廠房全部建成,11棟廠房投入生產,納稅達9048萬元;加快安次工業園、碼頭產業區建設,累計投資2.5億元,建成路網13公里、標準化廠房1.7萬平方米,日本SK、藍菱華遠等大項目落戶園區。龍河高新區、安次工業園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安次區被省發改委等六部門批準為“河北省循環經濟示范區”。根據發展實際,安次區將集中精力打造“一區八園”。即借助“省級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這個金字招牌和難得機遇,做大做強龍河高新區、安次工業園;規劃建設仇莊、落垡、碼頭、調河頭、葛漁城、東沽港產業園區,并通過不懈努力,逐步列入省級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重點發展以電子信息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一二三產業統籌發展,一年打基礎,兩年成框架,三年創形象,努力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競相發展的現代產業格局。
抓好項目突破工程。今年安次區將緊緊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積極主動爭項目,集中精力抓項目,千方百計上項目。大力實施服務富士康“提升工程”。把工作重點和精力由建設服務轉到生產服務上來,確保一期全面投產達效;全方位對接承載富士康集團產業戰略轉移,力爭二期工程等一批項目早日落戶建設。全力爭列引進重大龍頭項目。爭列國家擴大內需、拉動投資項目,努力爭取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強化競爭意識,跟蹤對接“央企”,瞄準世界500強和跨國公司;全力引進“外企”,力爭在引進省重點項目、重大產業支撐項目上實現新突破。集中抓好“三個一批”。即抓好建成投產一批,力促中辰汽配、大唐木業等項目早投產、早達效,繼續幫扶青啤、富強等項目提質增效;抓好開工建設一批,幫助SK化研、普洛斯等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抓好簽約儲備一批,發揮北京、深圳等辦事機構作用,組織開展多批次、小規模、重實效的招商活動,儲備一批帶動性強、產業鏈長的好項目,為建設強區新城夯實基礎。
城鎮“三年大變樣”工程。安次區將主動搶抓、全力對接、借勢發展,打好拆遷整治、老城和城中村改造、新城區整體開發“三大戰役”,確保城鄉面貌大變樣。加快建設龍河中心區,啟動一期工程,力爭2010年底建成一批標志性景觀建筑,初步構建現代商業業態。啟動光明西道片區改造,這是今年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占地拆遷、節點綠化和高架橋西側棚戶區改造。加快南外環景觀帶建設,對接落實好市區迎賓大道建設,積極配合做好京滬高鐵、京臺高速等重大工程征地拆遷工作,抓好一批城中村改造,完成拆遷改造65萬平米。推進南城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路網、供熱、電力、龍河水系等工程,不斷提升城市承載能力;打通龍河高新區與城區商務區連接線,超前謀劃建設京滬高鐵站商務圈,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
新農村建設工程。按照城鄉一體化理念,以落實《關于推進新農村建設實施意見》為抓手,以“抓發展、重特色、惠民生、上水平”為要求,大力加強“三農”工作。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建設龍河設施瓜菜產業帶和無公害蔬菜示范園區,力爭全區無公害蔬菜面積達到12.5萬畝。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圍繞“培育龍頭企業、打造特色基地、扶持專業市場、發展農民合作組織”的思路,下大力抓好康達、茂雄等龍頭項目建設。推進全民創業。抓好一批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小額信貸公司作用,優先幫扶農民創業,切實搞好農村勞動力轉移;積極幫扶民營企業度難關,上水平。
民生提升工程。今年將全力抓好10個方面30件實事。完成十四小改擴建、葛漁城中學宿舍樓等工程,啟動落垡、調河頭、得勝口等寄宿制小學建設;深入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改造,新建東沽港水站等供水設施;推進農村路網改建工程,完成東高線西段改擴建和一批村道改造。
穩定和諧工程。安次區將強化解決問題,按照“三個到位”的原則,下功夫解決信訪問題,把問題解決到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建設強區新城,實現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