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一個區域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也是安次區實現率先發展的強大動力。2015年,該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有為抓創新、促創業”。隨著這一戰略部署的提出,該區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熱情更加高漲,一項項新舉措使服務更加優質,一個個新技術讓企業煥發生機,一批批新項目讓發展更具活力,龍河岸畔遍吹改革創新之風,處處綻放經濟騰飛之花。 走進位于龍河經濟開發區的京津冀(廊坊)協同創新創業基地,優美的環境,現代化的設施讓人眼前一亮。基地內,科技成果孵化器、中試基地、科技服務中心等科學分布,創云匯、創培院、創客秀、創投港、創客之家、創客家園等一應俱全,為廣大科學院校和創客精英們創新創業搭建了高標準平臺。
據了解,京津冀(廊坊)協同創新創業基地基建總投資約6億元,項目全部入駐后總投資預計達20億元,投資強度達到735萬元/畝。基地產業定位主要為電子信息、新材料、科研中心與總部基地。基地共分3期建設,目前已建成一期孵化園板塊和二期創客基地板塊,可提供眾創空間、研發中試、創客工廠、專業廠房及生活配套設施。其中,一期孵化園板塊包括科技成果研發、孵化、中試區域,現有孵化器、中試基地、科技服務中心等建筑12棟,總面積約60000平方米;二期創客基地板塊包括創云匯、創培院、創客秀、創投港、創客之家、創客家園等12棟建筑,總面積約80000平方米;三期將結合日益旺盛的科技孵化轉化、創新創業需求建設創星廣場項目,規劃10棟創客建筑。目前,已引進2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北京大學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中國技術交易所創新加速服務中心、北航機器人研究所孵化中心、廊坊市科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及高瓷、思科等創新創業項目20個,引進高端技術人才80余名,其中包括科學院院士3名,高尖端技術專家32名,碩士研究生5名。
京津冀(廊坊)協同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發展,充分展示了安次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取得的可喜成果,成為了現代化強區新城建設的又一閃亮名片。
堅持創新驅動,高度重視服務企業工作,堅持“服務也是生產力,企業所需即政府應為”原則,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以民企服務集中行動為契機,對重點行業龍頭、重大稅源和成長型企業,采取領導分包的辦法,進行點對點幫扶,推行保姆式服務,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抓機遇、解難題、快發展。進一步深化工業企業對標行動,幫助企業制定追趕跨越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不斷提高全區工業整體水平。充分發揮發改、工信、科技等職能部門作用,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支持傳統制造企業智能化創新,大力培育上市企業,增加專利申請量,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政策支撐是創新驅動的根本保障。具體工作中,安次區立足區情實際,科學編制了《全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意見》,整合創新資源,梳理支持政策,形成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強大合力。用足用好上級科技創投基金政策,幫助創新企業快速成長,不斷增加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吸引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來安次投資興業。
同時,推動科技興區、質量興區,對獲得國家專利和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的予以獎勵。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繼續推動“助保貸”等金融產品創新,引導個體戶向小企業轉變、小規模納稅人向一般納稅人轉變。1至5月份,全區規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9.15億元,同比增長12.5%;工業技改投資累計完成7.63億元,同比增長16.8%。截至目前,全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申報已完成171家,占年度任務的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