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次區堅持從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起,準確把握形勢,客觀審視基礎,堅持把公共財政優先投向民生領域,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去年以來,安次區狠抓實事惠民生,社會事業取得了新進步。投資3億元啟動21項校園建設工程,為孩子們打造出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區醫院遷建工程穩步推進,完成鄉鎮衛生院設備補充、面貌提升工程,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全區31個社區全部配建養老服務站。2600余戶城鄉貧困家庭實現應保盡保,醫療救助200人。堅決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259戶566人,建立了區鄉領導干部、愛心企業家、鄉鎮工作隊為支撐的“1+3”幫扶模式,實現了結對幫扶全覆蓋。
今年,該區全力提高發展成果共享質量,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謀劃實施棚戶區改造、社區和居家養老、農村危房改造、學前教育普及、中小學校舍改造提升、城鄉廁所改造、城鄉垃圾處理等一大批民生工程。進一步加快龍河一小、安次三幼等6所學校建設,完成廊坊一小等6所學校新建工程,著力緩解“大班額”問題,促進城鄉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整體提升全區教育水平。積極探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確保完成省市下達的任務指標,推進醫聯體建設,推動形成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努力破解就醫難。
該區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鼓勵多渠道創業就業,做好低收入家庭、被征地農民等重點人群就業幫扶,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扎實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切實減輕群眾看病負擔。建立弱勢群體動態數據庫,對城鄉特困家庭精準認定識別,全力保障特困人群生活。
該區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落實一對一精準幫扶政策,讓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確保按期全部實現脫貧。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保障貧困群眾持續增收上下功夫,堅持動態管理,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人都不少。制定扶貧領域督導考核問責辦法,將精準脫貧工作納入考核內容,同時,進一步深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確保扶貧等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