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首鋼冶金與工程裝備制造業生產基地”強勢啟動;總投資50億元的“金隅環保節能建材示范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總投資4.7億元的石油機械設備生產項目和總投資2980萬美元的高檔衛生潔具項目火熱投產;總投資8億元精心“烹制”的“惠民大餐”扎實推進;財政收入提前42天完成前三季度任務……初秋時節,176平方公里的大廠回族自治縣,處處是火熱的建設場面,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正以全新的姿態脫穎而出,自治縣也自此站上了新的發展起點,一幅各民族高度和諧和科學發展的瑰麗畫卷正在科學發展道路上鋪陳開來。
科學規劃——眼光決定戰略
9月4日,大廠縣潮白河友誼大橋拓寬工程工地上,機聲隆隆,工人正緊張施工。河左岸,總投資8.9億元的大廠潮白創業城和總投資5億元的藥物分子模塊等一批大項目建設更是熱火朝天。一座北京后花園、總部辦公室、宜居創業城正在潮白河畔迅速崛起。
大廠縣在“大北京新規劃藍圖”中,處于東發展軸與東部發展帶的交匯處,縣域西部與規劃中的北京中央辦公區隔潮白河相望,是全縣發展潛力最大的“寶地”。而縣小總體實力不強,存在交通制約,缺乏規模優勢,仍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初級階段,需要快速增加工業資本和經濟實力積累的現實,這塊“寶地”過去給大廠人帶來的只是“一河之隔,一橋相連”的區位認識,天成的優勢始終未能變成加快發展的現實。
將眼光放在區域乃至世界,把腳步踏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大廠縣委、縣政府在深刻分析縣情和認識后發特征的基礎上,將解放思想作為推動工作的“總閥門”,重點在心理上破“滿”,境界上破“小”,體制上破“舊”,工作上破“難”,進一步明確了“在科學發展道路上推進大廠后發崛起”和“建設各民族高度和諧、科學發展的美好家園”的主題。如火如荼的縣域西部大開發建設也成為全縣解放思想的一個成果體現。
在全縣干部群眾思想得到全面解放的基礎上,他們強化“先發靠政策、后發靠規劃”的理念認識,把科學規劃放在了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領地位,通過規劃不斷優化開發建設布局。2006年以來,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等國內知名設計單位,共同進行了大廠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形成了從縣域空間到產業,從城市發展到村莊布局的規劃體系。超前的眼光,良好的規劃,清晰展現了大廠發展的美好前景,準確標示了基礎建設和產業布局的現實,實現了大規劃推進大開放大發展。目前,大廠縣正在全力推進“首鋼冶金與工程裝備制造業大廠生產基地”、“金隅環保節能建材示范基地”、“宇信易誠金融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等園中園的規劃建設,進一步贏得了在省市產業布局、區域戰略布局中的主動,使集聚新興產業、建設重大項目、引進北京企業變為現實,引導縣域內形成了“三點支撐、兩園互動、北開西接、產業聚集”的發展格局。
改革開放——創新開拓道路
在大廠,每天都會誕生新的紀錄。8月16日,國內第一臺、高46米的低溫軌道5000米石油鉆井平臺在大廠工業園區“誕生”,經過檢測后,它將被拆解裝入140個大型集裝箱,出口俄羅斯,合同價值達到1.1億元。“從今年4月底進場施工,到這臺設備的生產完成,我們僅僅用了3個半月的時間!這期間,大廠各級各部門每時每刻都在為我們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總投資4.7億元的富邦德石油機械項目經理周衛江高興地說。這個設備的生產完成又一次刷新了自治縣“僅用6個月時間實現了總投資2980萬美元的高檔衛生潔具項目建設完工和順利投產,以及僅用100天時間完成了總投資6500萬美元的金隅礦棉吸聲板項目的簽約合作到項目開工”等項目建設紀錄。
一個個項目建設的“高速度”,一次次紀錄的被刷新,體現著大廠縣委、縣政府的“高效率”。在全面進行科學規劃的同時,大廠縣堅持集合力量造環境,打造“金鳳”棲身的“梧桐林”。在硬環境上,在去年投資2億多元的基礎上,今年,該縣又投資6.2億元實施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先后推行了縣級領導干部“帶一聯十、抓千爭百”的項目工作制度,持續深入開展了軟環境集中治理整頓活動,實行了項目跑辦代理制、重大項目定期調度和重大項目服務保障制度,突出金融生態和服務環境建設,營造了“親商、護商、安商”的濃厚氛圍,打造了近悅遠來的投資沃土。
將改革創新作為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制勝法寶”,大廠縣創新開發建設機制體制,實行了“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開發建設模式,引進了鼎鴻、首鋼和北京金隅等戰略投資者來進行投資建設、發育主導產業、帶動全民創業,形成了以北部大廠工業園區和潮白河工業區為載體集中布局,以首鋼機電、金隅建材、字信易誠電子等大項目為核心聚集產業,以裝備制造、新型建材、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為主導集約資源的發展方式。科學的發展摸式,帶來了優質項目的“井噴”,截至8月6日,大廠縣投資千萬元以上實施及計劃開工項目達到92個,同比增加30個,匡算總投資120.41億元,同比增長163.1%。同時,液晶顯示器件和智能IC卡系統生產等16個項目列入省新開工重點建設項目,占全市新開工重點建設項目的15.7%。發展為民——目的引領行動堅持把統籌發展的焦點聚在民生,大廠縣倡導和確立了“決策想民、發展為民、成果惠民”的理念,緊緊抓住實施主體戰略和大力改善民生兩條工作主線,統籌經濟發展與民生的改善,傾力規劃和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大廠縣把改善民生制度化,以四項重點工作、四個重點工程和三項基礎建設,健全了基層基礎工作體系;把謀劃實施惠民實事工程制度化,每年謀劃實施一批惠民實事;把定期訪民生,查民意活動制度化,每年至少組織開展兩次“入村訪戶”活動;把實事工程調度制度化,每周召開重點惠民實事調度會,縣委書記、縣長等縣四大班子領導親自督導、親自協調。2007年,大廠縣重點圍繞解決百姓急需、社會難點、歷史欠賬等三方面問題,全面推進了“醫、學、路、水、保、養”六項惠民實事工程,全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占全部公共支出的62.1%。今年,他們又投資8億元精心烹制由十大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26件“6+1”惠民實事工程組成的“惠民大餐”。十大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重點圍繞優化發展硬環境,提升城市魅力,筑牢崛起平臺展開,包括220千伏變電站建設工程、福喜路建設工程、友誼大橋拓寬及爭列新潮白河大橋工程、縣城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縣城園林綠化系統等工程;26件“6+1”惠民實事工程,即“醫、學、保、居、樂、安”六項工程和“便民服務中心建設”。
從殘疾人危房改造到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從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到“三位一體”的醫療保險全覆蓋體系,從失地農民、農村干部養老保險到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從彩色周末文化活動到科技、治安防范體系建設,從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同飲“水廠水”到北京938、930公交車和010程控電話的開通……大廠縣根據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圍繞“百姓急需、社會難點、功能欠賬”三方面問題,真抓實做,精耕細作,確保了各族人民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城鄉環境建設和各項事業實現新發展,群眾生活質量得到了新提升,初步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發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