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各地中小學陸續開學。經過一個暑假,孩子們再回到校園,起始年級的新生們也進入了嶄新的學習階段。如何讓學生盡快調整狀態,順利開始學習生活?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新生:邁入校園先從適應開始
說起新生入學,石家莊市平山縣平山鎮東街第二完全小學教師王明霞見過多種狀況:有的孩子找不到廁所尿褲子,有的在課堂上突然站起來要回家,有的對著老師喊阿姨……
“幼兒園升小學,對孩子的能力考驗很大。”王明霞介紹,同幼兒園時期以活動、游戲為主的狀態不同,小學以課程和教學為主,教育規范程度提高,學生開始進行學科學習,學習節奏加快,學校時間管理更加嚴格。再加上新生對學校環境的不熟悉,對新老師和新同學的陌生感,這些都會導致學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期。
“一年級新生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適應環境。”王明霞說,家長在開學前后的心理建設很重要,要幫助孩子做好上學的心理準備。
“幼小銜接,家長的關注點不應該放在知識儲備上,而應在能力培養方面下功夫。”王明霞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陷入誤區:過分看重孩子的考試成績,忽略了整體成長。“開學之初,應首先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鼓勵他們盡快融入環境,喜歡學校、親近老師、愛上學習。”
同是起始年級,初一新生則在學業上面臨更多挑戰。一項調查顯示,在小初銜接階段,僅有18%的學生能順利進入初中學習狀態,30%的學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成績下降、有的甚至厭學,52%的學生不會學習,初二爬坡時成績開始下降。
“初中節奏比起小學更快,課程數量增加到7門。”石家莊市第二十八中學教師秦麗是一名“老”班主任,帶過多屆初一新生,“適應環境、轉變角色快的孩子,第一個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應對初中生活,但是有個別孩子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適應。”
初一年級新生家長會上,家長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如何把適應期縮短”。
對此,秦麗建議,家長應幫助孩子做好思想上的準備,樹立遠大理想和奮斗目標,鼓足勇氣、充滿信心地展示自己。
老生:家校共育克服“開學綜合征”
在暑假期間,一些學生玩耍過度、睡眠和運動時間不足,嚴重的會出現精神懈怠、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等現象。開學后,這種狀態如果不及時調整,學生容易生物鐘紊亂、記憶力變差、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學生要在開學這段時間內找到上學的感覺,首先要調整作息。”石家莊市第四十二中學心理教師郜廣存建議,家長在開學后要鼓勵孩子早起,可以為孩子布置購買早點的任務,或者帶著孩子一起晨練。放學后的時間調整也要循序漸進地縮短娛樂時間。
秦麗建議,調整作息的同時,還應注意加強親子溝通。“開學之初,學校嚴格的時間管理可能讓學生產生心理壓力,有暢通的傾訴和壓力發泄渠道,學生才能更加順利地應對‘開學綜合征’。”
“要形成最優教育效果,還需要家長以身作則。”秦麗說,“整個家庭可以一起調整,父母放下手機、拿起書本,脫離松散狀態,幫助孩子盡快步入正軌。”(見習記者張曉蓉 記者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