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動力煤期權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鄭商所上市的第六個期權品種。
6月30日,在鄭商所動力煤期權上市儀式上,多位發言人士表示,上市動力煤期權品種,可進一步滿足涉煤企業個性化和精細化的風險管理需求,降低企業套保成本。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鄭商所理事長熊軍表示,作為價格的保險工具,上市動力煤期權是對動力煤期貨的有益補充,有利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更好服務煤炭和電力市場化改革。
動力煤是中國最大的能源品種,廣泛應用于火力發電、冶金、化工等行業中。
中國是全球最大動力煤生產和消費國,2019年動力煤產量累計31.90億噸,表觀消費量為34.1億噸。
2013年9月,動力煤期貨在鄭商所上市交易,被稱為“期貨航母”,是國內交割量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副秘書長張宏表示,煤炭是中國具有兜底保障的中央能源,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中國煤炭消費總量中,動力煤消費量占四分之三左右,市場規模大,與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關系密切,企業規避風險需求高。
張宏提出,近年來,隨著煤炭行業進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階段,產業鏈企業風險管控意識逐步提高,動力煤期權上市將進一步提升市場運行質量,提供多樣化避險工具。
《期貨日報》援引南華期貨動力煤高級分析師張元桐觀點稱,動力煤期權上市,為相關企業和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一個更經濟的風險管理工具,企業可降低資金占用成本,也可鎖定衍生工具交易風險。對貿易商來說,動力煤期權帶來豐富多變的策略組合,彌補了期貨策略單一的短板,將促進期現市場有效聯動。
張宏認為,目前國內煤炭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保護壓力增大,行業自身發展不平衡問題與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動力煤市場風險管理體系急需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
《上海證券報》報道稱,與鄭商所已上市的其他品種期權相比,動力煤期權合約具有三點不同,一是動力煤期權最小變動價位數值最小(0.1元/噸),以更好地滿足動力煤期權與期貨市場組合對沖的需要。
二是動力煤期權活躍月份合約掛出標準與化工品種PTA、甲醇期權保持一致,該設計能及時滿足市場交易需求,且有利于集中市場流動性。
三是針對性設置動力煤期權行權價格間距,以500元/噸為分界點,分別設置5元/噸和10元/噸的行權價格間距。動力煤期權行權價格間距與行權價格的比值在1%-2%,與國內商品期權及國際成熟市場慣例基本一致。
根據鄭商所此前發布的公告,6月30日首日掛牌合約包括標的月份為2009、2010、2011及2101的動力煤期權合約,每個掛牌合約月份分別掛出13個看漲期權和13個看跌期權。
自6月30日當晚起,動力煤期權合約將開展夜盤交易,夜盤交易時間與動力煤期貨合約相同。
鄭商所成立于1990年10月,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內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是全國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隸屬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垂直管理。(記者 | 席菁華1)
關鍵詞: 動力煤期權上市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