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萬能險業務利差損等風險隱患再次引起業內關注。
據消息稱,因萬能險賬戶財務收益率低于實際結算利率,萬能險業務存在利差損等風險隱患,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對上海人壽、英大泰和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橫琴人壽等12家人身險公司的總經理及總精算師進行約談。
同時,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明確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責令各公司立即整改,根據萬能賬戶實際投資情況,科學合理確定實際結算利率;二是要求各公司對消費者做好解釋說明和相關服務工作;三是對整改不到位的公司,監管部門將依法采取進一步監管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對12家人身險公司進行追蹤。總體來看,渤海人壽、英大泰和人壽均表示將按照監管要求進行相關整改;而珠江人壽、復星保德信人壽、橫琴人壽等則表示正在進一步了解中。截至發稿,上海人壽等部分險企未做出回復。
其中,渤海人壽方面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萬能險不是公司主力產品,今年截止目前萬能產品新單保費收入僅有一億。后期也不屬于公司主推產品,利差損風險會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公司正在按監管要求整改,加強賬戶管理。公司在資產端加強萬能賬戶資金管理,嚴格避免利差損。
而在該事件的背后,萬能險業務的利差損風險也再次引起業內重視。
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工作歷來為監管工作重點之一。今年6月份,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其中,2020年非銀行機構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要點上,將保險機構的萬能險業務單獨列出。
具體包括,萬能單獨賬戶的資產未單獨管理;在同一萬能單獨賬戶管理的保單未采用同一結算利率;萬能賬戶實際結算利率未根據萬能賬戶單獨資產的實際投資狀況科學合理地確定,存在剛性兌付的情形;萬能單獨賬戶資產負債嚴重錯配,對可能存在的利差損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未制定可行的應對措施等。
業內人士指出,因盲目追求業務規模而造成利差損,不僅對壽險企業自身的穩定經營造成威脅,也嚴重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若利差損長期存在,將直接導致壽險公司資產負債比例失衡,資產變現能力較差,現金支付能力不足。如果引發大規模退保,將給社會帶來不穩定。
而在今年2月份銀保監會印發的《關于強化人身保險精算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在非現場監測機制方面,還重點對季度監測機制進行了完善,新增責任準備金覆蓋率、萬能險賬戶基本情況、投連險賬戶基本情況等。除將責任準備金覆蓋率納入監測指標體系,還強化對萬能險等業務監測,加大負債業務監管力度,重點防范行業現金流和利差損風險。(記者 郭偉瑩 程宇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