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票據在助力農業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作用正在體現。
第一財經記者今日從湖南大康國際農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康農業”,002505.SZ)獲悉,其首單標準化票據已于近期成功落地,產品規模達到5261萬元,將為3家上游中小農業企業提供資金扶持,下一步大康農業還將繼續探索該模式,以有效緩解上游中小農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據了解,此次創設成功的標準化票據也是華英證券英才2020年度第一期標準化票據,產品期限89天,創設價格為98.867元/百元,產品底層資產由3家農業中小企業持票人所持票據組成,承兌人為大康農業。
標準化票據是國家票據新政之一,區別于傳統商票,標準化票據則是以票據為基礎資產發行的受益憑證,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優化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流動性融資困境。
據悉,過去中小企業大多通過找商業銀行貼現的方式實現商業票據融資,渠道單一,而且商業票據風險較高,往往并不受歡迎。標準化票據作為金融產品,其流通渠道多,且托管機構經手打包后風險較低,因此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大康農業是國內知名農業與食品上市公司,專注于整合全球優質農業、食品資源,有效對接中國市場及全球市場,重點布局肉牛業務、肉羊產業、農資與糧食貿易、乳業和食品原料貿易等業務。2020年上半年,大康農業實現收入61.2萬元。
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大康農業上游中小微供應商經營帶來很大壓力,特別是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不斷增大。針對這一情況,大康農業以金融賦能主動對接各大供應商需求,率先向其介紹標準化票據產品,并通過發行標準化票據的方式,以“應收賬款票據化+票據標準化”形式幫助企業有效降低融資成本,縮短了產業鏈融資周期。
在業內看來,標準化票據可以盤活企業的沉淀票據,有效解決應收賬款賬期不確定、再融資效率低、票據占比過高等問題,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在助力企業有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整個產業鏈的資金效率,而大康農業的嘗試則為服務中小微供應商融資,服務“三農”提供了經驗。
關鍵詞: 大康農業首單標準化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