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國資背景上市券商,吸并另一家民營上市券商,發生在國聯證券(601456.SH)和國金證券(600109.SH)之間的這宗“聯姻”,為市場所高度關注。從傳聞風起到公司公告,前后僅隔一天。
雖然雙方均表示,換股吸收合并尚處于籌劃階段,存在不確定性,但本周一(9月21日)國聯證券H股盤中創出逾70%的漲幅,折射出市場對合并一事關注熱度之高。
“此前國聯的上市節奏安排得非常緊密,‘踩點’精準,上市后又迅速并購。”北方某中型券商研究總監陳銘(化名)對記者表示,雖然市場普遍認為這是一宗“蛇吞象”式的交易,但從近年表現來看,國聯證券的資本運作、股東背景強大,吸并國金證券是其快速搶占市場的“精準一步”。
這宗吸并也引發市場對于券業又一輪兼并潮開啟的猜想。年初至今,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第一創業與首創證券頻頻陷于合并傳聞。此番國聯、國金牽手,是否將拉開新一輪行業并購潮的序幕?
登陸A股不滿兩個月就并購
總資產369億與653億,凈資本80億與187億,年營收16億與43億,從上述財務指標來看,國聯證券的實力遠遜于國金證券。并且,國金證券是一家登陸A股市場逾20年的“老將”,國聯證券赴港上市才滿五年,登陸A股則未滿兩個月。
這場鯨吞式的合并為何發生在上述兩家券商之間?
“簡單說是‘蛇吞象’不完全對,從一定程度來說,國聯的運作很強大。”陳銘表示,“此前國聯的上市節奏安排得非常緊密,‘踩點’精準,上市后又迅速并購。”
回顧國聯證券的A股上市路,在2015年實現H股上市后,其曾于2016、2018年兩度向證監會報送招股書,但此后均未有進展。2018年下半年,因啟動H股增發,國聯證券申請中止A股IPO審查并獲同意。
去年底,國聯證券重啟IPO。5個月后,首發申請獲準。今年7月31日,國聯證券登陸上交所,成為A股第39家上市券商,也是第13家A+H股券商。
一邊推進A股上市,一邊引入多位“中信系”大佬加盟。資料顯示,在2015年獲得中信證券原董事長王東明以顧問身份加盟后,2019年國聯證券迎來5位有中信背景的高管,包括葛小波、王捷、汪錦嶺等。
“牌照可能不是最主要的考慮”
據公開報道,圍繞此次合并一事,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家券商均面臨做大做強的迫切需要,雙方合并后將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此前業內一度猜測,由于國金證券是一家“涌金系”控股的老牌券商,此番被國聯證券吸并或是因為“涌金系”有意出讓牌照?
據國金證券半年報,公司前兩大股東分別為長沙涌金(集團)有限公司、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分別為18.09%和9.34%。兩家公司均為“涌金系”企業,合計持有國金證券27.43%股份。
“(合并)發生在已上市的證券公司之間,這屬于比較少見的的情況,之前的幾宗合并都是上市公司收購非上市公司。”有券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由于雙方都是持牌上市券商,為拿牌照進行并購交易,可能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從業務融合角度來看,國泰君安非銀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合并將促進國聯證券資本金快速擴張,經紀、投行業務有望實現飛躍式發展,同時引入機制靈活的民營股東,將優化公司治理結構。
從結果來看,一家市值逼近千億的券業新貴有望產生。兩家券商停牌前市值分別為467億(國聯)和462.4億元(國金),合并后將突破930億元。
“和上市后將融資投向多條業務線相比,收購上市公司是快速擴展市場占有率、拓展業務條線的捷徑。”陳銘認為,國聯背后的股東、地方國資實力和協調能力非常強。
從股東背景來看,國聯證券有無錫市國資背景。據半年報,公司前十大股東中,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28.59%。國聯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國聯地方電力有限公司也在列,分別持股20.51%、14.03%。
不過,這宗并購還有多項未確定事宜。據國金證券公告,本次轉讓的標的股份的具體數量、轉讓價格、交割、轉讓價款支付等具體細節有待進一步協商,將在雙方正式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中予以約定。
上述券業人士認為,如果合并,兩方在公司文化上的磨合需要一段時間,國聯是國資背景企業,國金則為民企,最終視哪方背后資本、文化更為強勢。
“更強勢的,在合并以后注入合體公司里面的‘基因’就會更強,妥協的可能性不會太大。”他認為。
新一輪券業合并潮來了?
去年底,證監會表示支持打造航母級券商。消息一出,市場猜想行業兼并或是通往航母級券商的必由之路,券商合并能發揮“1+1>2”的效果?
券業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此前有消息稱,監管機構考慮向部分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率先試點發放券商牌照。證監會回應稱,發展高質量投資銀行是推進和擴大直接融資的重要手段。
“(合并)感覺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后面會否陸續出現并購,現在也沒有更多確切的消息,只能說并購重組確實是行業大趨勢。”北京某中型券商非銀首席分析師告訴記者。
僅從近三年的個案來看,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天風證券收購恒泰證券、中金公司收購中泰證券紛紛達成。
“我覺得方向上有一點趨同。從監管的角度,也希望看到上市券商行業有一個兼并重組的過程,強強聯合。股東方磋商、地方國資推動等都是原因。”陳銘認為。他同時表示,目前金融牌照較為稀缺,地方國資也有支持金融機構資源整合的動力,并將逐漸加大支持力度。
關鍵詞: 國聯閃電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