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南宮市西外環的創高果業有限公司的桃園基地,20多名工人正在忙著摘桃、分揀、裝箱、過稱、裝車,忙得不亦樂乎,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的桃樹長勢都不錯,整個基地260畝,棵棵都掛了果,坐果率也很高。目前,我們采摘的主要是黃桃和油蟠桃,大約6畝,每天大約能出桃2萬斤,每斤可賣到4至5元,今年又是一個妥妥的豐收年!”南宮市創高果業桃園基地負責人馬明水告訴記者。
近年來,該市圍繞打造“千斤糧、萬元錢”產業,積極調優農業種植結構,謀劃建設了桃花為媒、農旅融合的桃產業帶,傾力打造規模化、標準化的桃樹種植基地,將小桃苗做成大產業,將桃產業做出“桃經濟”,走出一條助農增收致富新路子。
據悉,該市桃樹種植以晚熟品種為主導、早中熟品種為輔助,先后培育推廣秋彤、冀冬紅桃、風味天后等優質桃樹品種20多個,早、中、晚3種桃果采摘期從每年的5月份可一直持續到11月份,這期間每個月都有桃成熟上市,暢銷京津遼等地10多個大中城市。該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如今,桃樹種植產業已成為南宮農民致富增收的一大‘法寶’,全市種植規模已突破5萬畝,僅今年就新增將近3萬畝,畝效益均能超萬元,直接帶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為實現桃產業提檔升級,該市充分發揮龍頭引領作用,通過出臺優惠政策、開展農業招商,吸引桃樹育苗企業入駐該市現代農業園區,并依托龍頭企業建立優質桃品種試驗示范平臺,年可繁育推廣冀冬紅桃、油蟠7、風味天后等優質品種10多個、10多萬株,為全市桃樹種植產業提供了優質苗源保障。目前,已先后培育了宜家農場、潤浩農場、桃花源公司等一批百畝以上的桃樹種植大戶,并對其進行規范管理,著力打造一批種植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營銷品牌化以及產業融合化于一體的桃產業示范基地,引領帶動全市桃產業綜合效益提升。
同時,該市還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科技”“四位一體”產業經營模式,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以激發三方在種植、管理、銷售等方面的積極性,極大地增強了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
近年來,該市積極拓寬農產品上行渠道,先后組織了自媒體采風、直播助農、產銷對接等系列宣傳推介活動,創新推出果樹認養、提前預訂、社區配送等特色營銷模式,讓南宮鮮桃等特色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記者齊彥紅 通訊員朱鳳博 王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