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研判形勢,精準識變,主動謀變,科學應變,頂層設計,戰略布局,靶向攻堅,實干擔當,全面打造現代產業新城
今年以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搶抓“三重四創五優化”契機,以“321”產業集群發展為導向,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理念,建立完善“三個服務體系”,加快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一流營商環境,為實現“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強有力支撐。
政務服務事項再優化
“聽說有‘全市域通辦’營業執照政策,就來開發區政務服務大廳,不到1個小時就拿到了營業執照,真是太方便了。”近日,秦皇島晨慧商貿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車女士領到開發區第一張“全市域通辦”營業執照,這是開發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
為了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鞏固企業開辦“一窗通、零成本、即時辦”改革成果,秦皇島開發區制定了《關于落實秦皇島市“企業開辦”全市域通辦實施方案》,依托河北省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實行線上“一表填報”申請,通過異地代收、異地受理、異地發放等方式核發營業執照,實行“全市域通辦”新模式。
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秦皇島開發區實施“提升政務效能”專項行動,在“放管服”改革等措施上下功夫,推動“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取得扎實成效。主動深化“政銀合作”,構建“互聯網+銀行網絡”的政務服務新業態,實現銀行網點與政務大廳“雙向賦能”。企業在拿到營業執照等材料后,可在開發區政務服務大廳企業開辦專區,同時完成開戶登記工作,并可享受到“公章免費送”“UKey免費領”,營業執照、公章、發票和稅控設備等全套辦件“免費郵寄到家”的“零成本”企業開辦服務。渠道多樣、覆蓋面廣、業務豐富、簡便易行的辦事體驗,讓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以大幅提升。
審批做好減法。據統計,目前,秦皇島開發區19家部門在河北政務網上網事項共418項,在線辦理率達100%。“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聚焦群眾和企業關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繼續開展系列實踐活動,用群眾的滿意度檢驗我們的工作成效。”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張菊麗說。
金融服務政策再升級
“今年年初,開發區經發局了解到我們企業由于資金缺乏,生產受到限制后,立刻根據政策幫我們申請相關資金,并且很快到位,才建設了新廠房。”秦皇島秦興裝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錦武說。
面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秦皇島開發區實行“金融特派員”工作機制,開展“大走訪、大調研、解難題”等活動,并多次舉辦銀企對接會、政策宣講會,就“小轉規補貼”“改革創新能級提升若干獎勵措施”等政策向區內企業進行解讀,根據當前的最新政策變化介紹相關金融服務措施及貸款流程、擔保條件、貸款利率等內容。
引來金融活水,暢通發展血脈。截至目前,秦皇島開發區職能部門已幫助區內企業實現融資近億元,為秦皇島九零一五科技有限公司爭取信用貸款300萬元,為秦皇島漢生農業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爭取保證貸款200萬元,有效解決了企業的資金需求。開發區還為天秦裝備、康泰醫學等企業發放上市掛牌補貼資金共計260萬元,鼓勵企業積蓄發展能量。
企業服務機制再創新
為有效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秦皇島開發區成立企業服務專班,首批專班抽調各職能局人員共50人,為區內528家企業提供精細化、差別化、點對點精準服務。自成立以來,專班工作人員深入企業生產經營一線,時刻保持與企業經營者的密切聯系,了解其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健全周調度、月報告,隨時交辦、催辦等機制,建立問題臺賬、結果臺賬,形成工作閉環,盡心盡力為企業排憂解難。截至目前,已幫助區內企業破解難題200余件。
圍繞“321”產業鏈條,秦皇島開發區建立“五個一”工作機制,對產業鏈及鏈條企業發展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服務。各職能部門深度調查研究,梳理產業鏈發展現狀,摸清產業鏈條中的橫向縱向聯系,全面了解產業鏈情況,跟蹤研判國內外經濟與產業發展動態趨勢,研究制定做優做強做大產業集群的解決方案。
為加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步伐,該區啟動實施“三百行動”,對百家企業進行培育幫扶。持續開展“三包四幫六保五到位”活動,為企業提供“終身保姆式”服務。深入推進“鏈長制”和“雙百工程”行動,開展問題集中協調、企業幫扶攻堅、“紓困惠企促發展 解憂穩產保開局”等專項行動。(通訊員 梁爽 記者 張寶林)